如果對個人的競爭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所謂的失敗不過是人生的一場曆練,不過是個人對生活的一種更高期待。世界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喬丹早年曾多次被活塞隊(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的參賽隊)壓製,他也曾感到彷徨和迷惑,但他並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積極做出應對,同時不斷提升自己,最終跨過了眼前的巨大障礙,為自己的成功之路掃清了障礙。

    大多數人都是被自己打敗的,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但人們通常都無法理解和領悟到這一點,他們更加傾向於將目光聚焦在對手身上,而一旦自己錯失機會,被對手壓製,可能就會把所有的問題歸咎到自己身上。如果人們可以更多地了解和寬容自己,能夠想方設法給予自己一些更為積極的暗示,那麽情況會截然不同。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競爭是每一個人的天性,畢竟人們需要從外界獲得生存所需資源,這是無法避免的,而人們需要做出調節,那就是人生並不是一場勝負定輸贏,一時的輸贏成敗並不能代表什麽,在這一次輸給了對手,那麽爭取在下一次贏回來;在這一次與成功失之交臂,那麽在下一次則要全力挽回。人們需要對自己的失敗保持寬容,需要讓自己處於一種更加穩定的狀態。麵對強大的競爭對手,最重要的是保持好的心態,將過去的失敗放下,每一次競爭都當成第一次競爭,這樣才能做到無畏,才能激發出最強大的戰鬥力和競爭水平。

    所以,最終的問題是,當人們意識到自己無法擊敗競爭對手,或者不幸被對手所擊敗,最簡單的調節方法就是吸取經驗然後忘掉這次失敗,最後堅定地告訴自己:“下一次,他想要再次擊倒我將會變得非常困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