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鋼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裏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和什麽也不怕。我們的一代也是這樣地在鬥爭和可怕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學習了不在生活麵前屈服。”這就是承受力的表現。

    其次,精神上的成長包含了對逆境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力並不是說人們對逆境視若無睹,或者在逆境中表現出鈍感。作家渡邊淳一寫過一本名為《鈍感力》的書,他在書中提到了“鈍感力”這樣一個特殊的概念:“所謂‘鈍感力’,即‘遲鈍之力’,亦即從容麵對生活中的挫折傷痛,而不要過分敏感。當今社會是一個壓力社會,磕磕絆絆的愛情、如坐針氈的職場、暗流湧動的人際關係,種種壓力像有病毒的血液一樣逐漸侵蝕人的健康。鈍感力就是人生的潤滑劑、沉重現實的千斤頂:具備不為小事動搖的鈍感力,靈活和敏銳才會成為真正的才能,讓人大展拳腳,變成真正的贏家。”

    鈍感和日常所謂的遲鈍並不一樣,心理學家使用ABC理論類比來進行解釋:A是指客觀發生的激發事件,即個人直接感知到的事物;B是大腦對感官器官傳來的數據和信息進行處理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理性分析的思維;C代表了結果,包括個人行動、個人情緒表現等輸出內容。遲鈍的人一般隻能夠感知到激發事件,或者連發生了什麽也不知道,而鈍感力則可以對激發事件進行理性分析,並在行為和情緒上做出相應的反應。

    相比於遲鈍,鈍感力是對逆境的一種耐力,主要方式就是通過降低個體敏感性的方法來免疫逆境對個人精神、心態造成的衝擊,從而提升個人對逆境的承受能力,提升個人在困境中的主觀能動性。

    最後,精神上的成長包含了對逆境的認知能力。對逆境的認知模式往往決定了個人在逆境中的表現,因此在確保精神成長時,認知能力的提升和成長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比如有的人在第一次工作的時候遭遇了嚴重的挫折和失敗,這個時候他產生了自我否定和自我放棄的想法,可是在第二次、第三次經曆失敗的時候,一些人會做出改變:“這件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恐怖”“這是一件好事,我每一次都在積累經驗,都在促使自己形成新的思考”“換一個角度看,我的擔心和惶恐或許是多餘的”。

    人們需要意識到自己正在經曆的事情,它們或許正是自己成長的見證,因此沒有必要去過分看低自己,沒有必要自暴自棄。《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在功成名就之前,曾經非常落魄,她認為自己的處境僅僅要比流浪漢好上那麽一點兒,但她度過了那段最黑暗的時期,後來她曾回憶這段生活,並認為正是失敗和挫折讓她獲得了成長,並帶來了足夠的安全感,“我為什麽要談論失敗的好處?僅僅是因為失敗意味著脫離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我不再欺騙自己成為另一個人,我開始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唯一關心的事情中。如果不是因為從沒成功過,我可能就不會堅定地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取得成功。我完全自由了,因為最糟糕的已經經曆過了,而我還活著。我還有女兒,還有一台打字機,和一個巨大的想法。人生的最低點,成了我重建生活的堅實基礎。”

    對於人們來說,隻有確保自己在以上幾個方麵都獲得了成長,確保自己能夠更為自信地應對逆境,才能夠有效挖掘逆境中的價值,才能從逆境中獲得成長的動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