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經濟規模可大可小,合理就好。

    大中小企業按比例發展,整個市場才會均衡發展。而且,大企業要去帶領中型企業發展,中型企業要帶領小型企業發展,有錢大家賺,這種觀念才符合中國人的想法。大家分工合作,整體配合,共擔風險,每個人都專心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這樣才能迅速發展。

    “求全”即“合作”

    有人曾經大力主張,中小企業要設法加以合並,組成大企業,以增強競爭力。然而,事實證明,麵臨21世紀快速變化的環境,企業規模大,應變能力反而較小,對於適應環境所做的調整,其彈性遠不如中小企業那麽靈活。加上合並前後的種種問題很不容易克服,因而,合並不如合作。

    “求全”便是“合作”,一個個體能力有限,無法求全,必須多個個體同心協力,通力合作才能求全。

    有心求全,心理上先要有“委曲”的準備。雖然是一家人,具有相同的血緣關係,仍舊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作風,如果不能勉強自己、遷就別人以求保全家風,那麽早晚相處,小摩擦便會變成大衝突,要想維持家人的和諧,談何容易!

    聯盟合作的對象,就算理念十分相近,畢竟各有各的立場,各有各的苦衷,難免有不協調、不配合的現象,若是不能保持“委曲求全”的心情,哪裏有長久合作的可能?各人退讓一步,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凡事將心比心,以設身處地的態度好好商量,才能夠委曲求全,達到長久合作的目的。

    核心企業必須用智慧、愛心和耐心來開導、教養,協助其外部團隊的成員,使它們心甘情願地承擔有能力擔當且適宜擔當的責任,這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務。首先要把現有、將要發生及計劃中期待產生的工作分門別類,做好通盤性的分配,以求其順利有效地進行。把所有外部團隊的成員,都看成“外部的內人”,以“一家人”的心情,來征求其同意。如果有必要變更或臨時變化,必須得獲得眾人的同意或諒解。

    外部團隊的和諧合作,其主要策略,即在“委曲求全”。核心企業對外部團隊的成員“以大事小”,而外部團隊對核心企業“以小敬大”,各自委曲,才能求全。善用中國人的“以讓代爭”,柔中帶剛,彼此為實現共同目標,各自機動調整,權宜應變,自然獲得整體的配合。

    與外部團隊共同進步

    企業還要搞好與上下遊合作單位的關係,即與外部團隊的成員搞好關係。

    企業要與這些外部團隊的成員有效地建立起共識,使它們類似衛星一般圍繞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一個整體的係統。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就要提高外部團隊成員的管理水平,在必要的時候全力支持它,否則它就不會成為你的固定夥伴。因為它是獨立的,有自己的利潤計算的標準。

    其次,召開正式的溝通會議。企業必須保證在日常的工作中與外部團隊的成員保持著聯係。每年與這些供應鏈中上下遊合作廠商至少要有一到兩次的正式會議,溝通相互之間存在哪些缺失,並且就可行的改善策略進行討論。

    再次,通過培訓加強溝通。我們平時要有不同的培訓課程來與外部團隊的成員溝通,讓大家想法一致,步調一致。外部團隊與核心企業之間可能會存在管理水平上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注意在平時不定期地共同舉辦大大小小的培訓課程,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