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確定幹部是否可信,最好的辦法是試探他,而不是觀察他。

    我當總經理的時候,常把財務經理找來,對他說:“我們的財務有危機,你看怎麽辦?”我隻是試探他,看他有什麽反應。對待采購人員,我就讓我的朋友送他一筆回扣,看他收不收。收了,我就知道他不可重用;不收,我就會充分地信任他。

    當你真的懷疑你的幹部時,也不要直接表明你在懷疑他,而是先不動聲色地試探,以免懷疑錯了,大家撕破臉不好收拾殘局。

    巧妙的質疑方法

    有一個幹部突然帶了一塊勞力士手表上班,老板看到了,應該怎樣做?如果直接問他:“你怎麽會有勞力士手表?”這就糟了,這樣做就等於撕破臉,幹部會認為老板在懷疑他。那正確的做法應該怎樣?老板常常看幹部的表,但是從不開口問。幹部察覺後,就會說:“這塊表不是我買的。”老板如果問:“那是客戶送的?”這就大錯特錯了,而是應該問:“你說什麽表?我怎麽沒看到。”明明看到了還裝沒看到,幹部就會很緊張:“這是我姑媽送的。”如果此時老板不追問一句的話,還是表示他在懷疑,若是輕描淡寫地追問一句“你姑媽怎麽那麽有錢呢”,就可以打消幹部的疑心。

    管理外部團隊和管理內部團隊的道理相同,也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通過試探,判斷出哪些是可以信任的。這是當務之急,心存疑惑的話,就不可能建立思想統一的外部團隊。

    外部團隊都是各自獨立的組織,有著自己的利益出發點,基本上是合則留,不合則去。在考核外部團隊時,應更加小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在混亂中求穩定

    我們把情、理、法的“情”擺在最上麵的,是有道理的。一個領導情緒穩定的時候,他所帶的團隊就不會蠻幹,不會衝動,不會失去控製。領導沒有能力沒關係,沒有學識也沒關係,但是情緒一定要穩定。在領導情緒穩定的時候,什麽事情都很好商量,因為大家都講道理,憑良心做事。與外部團隊合作,肯定會有很多摩擦,這時候,心平氣和尤其重要。稍有不慎的話,損失的將是整個企業而不是個人。

    總之,與外部附屬團隊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要把握“度”,既強調“眾生平等”,又合理地融入“親疏有別”。對外部附屬團隊不能隨便地建立起高度的信任,因為風險很大,而應該通過不斷的考驗以確定其可以信任和合作的層次,根據實際情況來區別對待。如果能夠構建出大同小異的氛圍,即可以視之為成功的團隊。

    采取合縱連橫的策略

    中國曆史上有很多寶貴的東西值得現代人學習,比如說合縱連橫,用在現代管理中,就是說不要把所有的事情讓一個人負責,一件事情由一個人負責到底,風險太大;把這件事情分解,讓不同的人去做,你有你的強項,我有我的強項,大家各用所長不是很好嗎?現在每個企業都要做大做強,如果中國統統是大企業,那沒有進大企業的人豈不是沒有生存發展的機會?一個社會要有大、中、小、老、中、青不同的形態,才會和諧。

    現在很多企業不明白這個道理,盲目地做大做強,結果隻會“樹大招風”。比如,一家餐飲企業如果做得好,就開始搞連鎖,但是大部分的連鎖企業都垮掉了,因為照顧不過來。我在舊金山看到一對老夫婦,他們做的冰激淩非常好吃,每天來買的人都排長龍。我問他們:“你們的生意這麽好,為什麽不搞連鎖?”他們回答得很懇切:“一搞連鎖,我們的品質就不能保證了,就得關門,我們隻有維持這個規模才能做出高品質的產品,規模大了我們就力不從心,何必要搞垮自己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