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有潛力卻不願意發揮,是企業的最大損失。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我建議首先把人力資源管理改成組織人員發展,建立人員發展部。人員發展部要對全體員工負責,從領導到基層員工,大家都是站在平等的、同步的、彼此尊重的基礎上共同謀求發展的。

    想讓員工好好工作,就要看得起他,這是最起碼的條件。有些員工正像孟子所說的“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即他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不願去做。當一家公司很多有能力的人都對公司事務袖手旁觀時,這家公司就很難走向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會做,而是不敢做,因為做了很可能就要倒黴、挨罵、受人嫉妒。

    對西方人來說隻有一個“能不能”的問題,所以他們可以講能力本位,你有能力你就做,你沒有能力就不能做,道理非常簡單。中國人誰沒有能力?如果你說員工甲的能力比員工乙的能力強,員工乙就會抗議:我的能力不如他?你怎麽知道我的能力不如他?你把機會讓給他,讓他去表現,你不讓我做,還說我沒有能力?你下次把他的事情給我做,我會做得比他更好。這就是東西方的差異。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隻是有人不願意開發、不願意表現出來而已。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本來什麽都不會的人,突然間變成什麽都會;或者一個什麽都會的人,突然變成什麽都不會。前者是願意發揮潛力的表現,而後者則是故意隱藏實力。

    建立完整的人員發展體係

    以人為本的管理者不會把人物化,而是把人“人化”,也就是真正把人當作“人”來看待。在這一大前提下,談人事管理已經相當不敬,說人力資源就更加不妥當。實際上,公司隻有員工的問題,而不應該說什麽問題員工。

    人的需要,主要還是在於求生存。基於求生存的實際需要,員工關心的是成長、充實和安全。人員發展必須充分考慮這三大項目。

    這三大項目展開來看,可以用八個字來涵蓋——進退、獎懲、教養、老死。這八個字涵蓋了人員發展的所有內容。

    進退

    甄選、試用、派任都是“進”,而下崗就是“退”。總之,人員的升遷、調任,不是進就是退,領導要用進退來激發員工的能力。

    就甄選人員來說,很多領導發現,自己當初覺得滿意的人在實際工作中卻屢屢出現問題,這點令他們非常頭疼。其實,這與領導當初采取的甄選方法密切相關。問卷調查或者簡單的口試往往看不出真正的問題,並且很容易讓應聘者猜對答案,或根據個人偏好而做出錯誤判斷。

    甄選一定要把握出其不意的原則,要讓對方無從防備,迫使其流露本性,這樣比較容易找到合適的人選。

    如果領導想辭退一名員工,也不要直截了當地下命令叫他走,因為這樣做就意味著你把他當物品處理了。

    對中國人來說,辭退是一門更大的藝術。

    在辭退某員工之前,高明的領導會找相關的幹部進行一次交談,他會問:“你覺得某員工怎麽樣?”因為不了解虛實,這名幹部一定會回答:“他還不錯。”領導接下來會板著臉說:“這種人你還覺得好?”隨即便列舉出他的眾多問題。這名幹部此時會說:“我還以為您不知道呢,您既然知道他不好,為什麽不叫他走呢?”這時領導會告訴這名幹部其中的緣由,並且暗示要這名幹部代辦辭退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