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領導溝通時,你越“對”,他越生氣,因為他隻認為自己是對的。幹部可以在別人麵前“對”,但不能在領導麵前“對”,否則領導會感到沒有麵子。所以領導對也罵,錯也罵。

    不會挨打的兒子

    爸爸對兒子說:“這個星期六我們一起去看電影。”兒子問:“看什麽片?”爸爸有些不高興:“看什麽片,還要挑嗎?要去就去,不去拉倒。”

    聰明的兒子應該這樣回答爸爸:“好,我們一起看。”然後去問媽媽“看什麽片”,媽媽說:“看《小鬼當家》。”如果兒子看過了,也不要笨到直接說出來,而是應該說:“好,我們一起去看,不過我功課很多,看完後,你們先睡覺,我還要做作業。”媽媽問:“你那麽多作業,幹嗎去看電影?”“爸爸說去,我們就要去。”

    媽媽肯定會說:“你這孩子,我跟爸爸講叫你不要去。”

    這樣的孩子怎麽會挨打呢?

    凡是經常挨罵的幹部,其實都要自己檢討一下。領導的話永遠是對的,你反對就是頂撞,盲從就是奴才。那應該怎麽辦?凡是領導說的,你就點頭。過一段時間再來找領導說:“現在有問題,怎麽辦?”一個聰明的幹部從來不去改變領導,而是讓領導自己改。他自己改了,會感謝你;你強迫他改,他會幹掉你。

    不同的溝通方式

    方式一:

    爸爸對兒子說:“今天下午我們去散散步吧。”

    兒子:“不行,我沒有空。”

    爸爸很生氣:“你沒有空,那我就有空了?!我陪你散步,你竟然還說沒有空……”

    方式二:

    爸爸對兒子說:“今天下午我們去散散步吧。”

    兒子:“好啊,等我把手頭上的事忙完就陪你去。”

    爸爸:“那你還要忙多久?”

    兒子:“很快,還要四個小時就完了。”

    爸爸:“你那麽忙,為什麽還要陪我去?”

    兒子:“再忙也要陪爸爸。”

    爸爸:“傻孩子,工作要緊,散步隨時可以去。”

    這就是會溝通的人,很多事情都要懂得如何應對,在企業中也常常遇到類似的事情,當你的上司讓你做一件你不情願做的事的時候,你該怎麽辦?在案例中,兩個兒子同樣是忙,同樣是不想散步,但是兩種做法的結果卻大不相同:第一種做法,爸爸肯定是生氣地離開,心裏責怪兒子不聽話;第二種做法,爸爸雖然沒達到目的,可是心裏依舊很高興,因為兒子很孝順。道理是相通的,既推掉上司不合理的要求,又讓上司感到你是個好員工,其實並不難。

    在溝通方麵,領導要注意:

    第一,當幹部的意見與你的意見相反時,他要是堅持,這個人就是死不認錯,他要是見風轉舵,這個人就非常可怕。當領導與幹部發生矛盾時,要通過第三者解決,以避免雙方發生爭執。

    第二,領導隻能罵幹部,不能罵員工。員工做錯事,領導不要直接去批評員工,而是讓幹部出麵,然後領導再去撫慰員工。這樣做,好像在出賣幹部,其實不是,因為這是三個人的分工。

    在溝通方麵,幹部要注意:

    第一,領導最不喜歡隨便開口要承擔責任的幹部,他們比較喜歡發生事情能夠真正承擔責任的人,而不是用嘴說的人。幹部如果講承擔責任這種話,常常使領導又好氣又好笑,感到很為難。

    幹部不要總說類似的話,真正碰到事情去直接負責就好了。

    第二,領導很討厭幹部越權。職位越低的人,越不在乎越權,因為他沒有權。可是領導是很怕越權的,他寧可幹部失職,也不願他們越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