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步驟是量化團隊的願景。所謂量化願景其實就是將那些宏大的、虛無縹緲的夢想轉化成具體的、可實現的目標,並明確達到這些目標應該要做的事情及步驟。一家新創立的公司明確了3年內實現利潤突破500萬元的目標,然後就對所需的人力資源和資本進行估算,從而製訂更加詳細的工作步驟和工作模式。

    第二個步驟是用口號來傳達戰略。就是將複雜的學術化的戰略概念轉化成更加直白、更加容易理解的口號,這樣做就可以確保執行者更好地理解戰略中的精髓,也可以將戰略更好地融入執行工作當中。

    第三個步驟是規劃好具體的目標。一些團隊管理者會提出一些模棱兩可的目標,比如,一些公司會直接提出要開拓新市場,這個目標缺乏一個衡量的標準,常常會導致執行者陷入掙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將這些目標改成“開拓馬來西亞市場”,或者開拓“北非市場”。

    第四個步驟是刪除那些不必要做的事情。由於執行者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們無法完成所有的工作,也沒有那樣的耐性去做所有的工作。聰明的管理者在製定戰略規劃時應當把握重點內容,將那些無關緊要或者價值不大的事情徹底刪除。

    第五個步驟是開放戰略。所謂開放戰略就是指讓員工參與到戰略規劃製定當中來,因為相比於高層管理者,執行者往往更加了解什麽樣的工作才符合戰略需要。不僅如此,高層還要將績效考核標準與戰略結合起來,確保戰略的合理性。

    第六個步驟是運用網絡工具對工作進程進行自動化管理。高層應當借助網絡工具來控製工作進程,了解最新收入狀況,監督活動是否偏離戰略目標,以及監控資本流動。

    第七個步驟就是在執行與戰略之間建立良性互動。管理者需要了解哪些工作是重要的,哪些工作正在推進,同時將這些了解的信息與外部環境結合起來,在充分了解產業發展的狀況、經濟發展趨勢、競爭對手的動向之後,對內部工作進行調整。

    無論是哪一種規劃模式,都可以指導管理者製定良好的戰略規劃。不過在製定戰略規劃的時候,管理者需要弄清楚幾個問題:團隊是否有能力做到那些應該去做的事情,以及該如何去做;明確自己在環境和市場上的定位,了解發展機會與潛在的風險,了解團隊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劣勢,給自己進行合理的定位;擬定計劃後,了解這個戰略計劃是否會隨著環境變化而發生變動,最好準備一份可行性研究方案,並準備一些替代方案;是否能夠找到合適的執行者;如何保障戰略計劃與運營計劃的合理銜接與和諧統一。

    這些問題都是製定戰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製定合理的戰略規劃應當重點考慮的問題,隻有了解這些問題,並進行認真的分析,管理者才能更加順利地製定出完善的戰略規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