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拖延是指負責人並沒有按時進行培訓,經常將一些重要的培訓內容、培訓項目拖延到後麵,這種散漫的態度影響了培訓進度的推進,並對整個培訓產生了不良影響。比如,公司通常都會選擇三個月的試用期,這個試用期有時候就會被當成培訓期來用,可是一些負責人在新人工作一個月後也沒有進行正式培訓,這就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計劃。

    培訓不具備針對性是指培訓的項目過於籠統,公司沒有針對不同類型的員工進行專門的培訓。比如,許多負責人會培訓新人如何應對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任務,卻沒有細化到每一個工作類型當中,如市場部員工該如何應對市場變化,生產部員工該如何應對故障,財務部員工該如何記好賬目。一旦培訓過於籠統,那麽新人的培訓就會流於形式。

    為了改善這些弊端,團隊管理者應當著手打造完善的培訓體係,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打造健全的培訓製度。隻有培訓製度得到完善,整體的培訓才會得到保障。團隊在打造培訓體係的時候,會製訂完整的培訓計劃,其中包括確切的培訓目的、準確的培訓時間、豐富的培訓內容、合理的培訓方法、完整的培訓步驟等內容,但這一切都需要製度來保障。簡單來說,在製定和完善培訓製度的時候,必須將培訓的目的、時間、原則、政策、適用範圍、內容、形式、方法、步驟、申請、費用、評估等納入其中。

    在整個內部培訓管理製度中,團隊管理者通常會忽略兩個重要製度,一個是出勤製度,另一個是考核製度。培訓工作是整個團隊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重要工作得以實施的前提是所有接受培訓的人願意接受培訓,一些接受培訓的人會經常無緣無故缺席培訓活動,管理者對此應該積極進行約束,製定完善的出勤製度。

    此外,各部門都需要進行培訓,並且對相關的培訓工作進行評估與考核,每一個參與培訓的團隊成員都要進行考核,而且考核的成績要納入檔案,以此作為內部成員升職加薪的必要條件。考核一般以定量考核為主,定性考核為輔,通過考核的成員可以獲得認可,而不合格的成員可能會慘遭淘汰,或者進行降級處理。考核製度的推出,對於培訓效果的提升及員工執行力的提升會起到很大的幫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