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一家民營企業正與上海一家跨國公司商談合作項目,雙方均有意簽訂兩個大合同。而在簽訂合同前期,上海的跨國公司特意派代表來福州參觀,希望能夠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情況。為了確保雙方的合作順利展開,這家民營企業安排了最高規格的接待工作。

    在參觀期間,代表對民營企業正在推進的一個項目非常感興趣,於是就隨口問了一句:“你們正在做的這個項目究竟怎麽樣了,目前進行到了哪一步?”站在一旁的民營企業家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提問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他趕忙叫來項目負責人說明相關的執行情況。負責人大致陳述了一下項目的發展規模、發展動態,可是所說的很多內容都是半個月以前的事情了,在這期間,一位副手做出了多次的提醒和補充。

    參觀工作結束之後,跨國公司的代表很快回到公司複命,而這家跨國公司與民營企業的合作也無疾而終。民營企業家對此感到有些疑惑,他始終不明白雙方原本有意進行合作,可是為什麽到了關鍵時刻對方卻毫無因由地退出了合作項目。

    如果對這件事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民營企業家所說的對方“毫無因由退出”的說法並不成立,其實跨國公司選擇退出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它發現了民營企業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缺乏流程監督。畢竟一個出色的企業負責人不會對內部發展缺乏最基本的認知,不會對內部的運作流程失去控製,隻有內部缺乏監督與審查,才會導致高層對內部執行工作不清不楚。而這樣一家公司,並不是合適的合作對象。

    許多團隊都存在類似的情況,團隊管理者和負責人更多時候都在關注自己的計劃是否完善,自己下達的指令是否順利被執行者接受,在他們看來管理者的職責就是製訂計劃、下達指令,隻要指令傳達下去,那麽自己的所有任務就算完成了。可是在一個完整的執行體係與執行流程中,管理者扮演的角色遠遠不止“戰略計劃的製訂者”,因為他們所承擔的責任在於管理,而管理不僅僅包括計劃的製訂或者說目標的管理,也在於流程管理。而所謂的流程管理簡單來說就是對流程進行合理規劃,並對流程進行監督。因此,在流程管理中一定要強化流程監督和審查的製度,保障每一個環節都可以按照要求做到位。

    想要強化監督管理製度,那麽首先要完善內部的工作匯報製度。匯報製度是整個監督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者為了更好地了解執行者的工作狀況,就要堅決地推行工作匯報製度,要求執行者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向上匯報工作,匯報內容包括工作進行到了哪一步,這一步的工作取得了什麽樣的成就,存在哪些問題及障礙。隻有要求執行者及時向上反映情況,管理者才能更好地掌控全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