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後期,華為公司在深圳正式掛牌成立,由於當時公司隻有2萬元的資金,日常經營非常困難。公司沒有辦法招攬更多的人才,而且也沒有太多的技術積累,加上外國企業的壟斷,想要在市場上與別人進行競爭簡直就是難上加難。在缺少資源的情況下,管理者隻好帶著員工自己動手搞研發,在那段艱難的歲月中,整個公司的員工不僅需要麵臨高強度的研發工作,還要經常麵臨發不出工資的風險。

    在巨大的困難麵前,很多員工決定退出。他們覺得這家公司很難獲得發展,覺得自己很難在這種條件下研發出什麽好的產品,更不會獲得技術上的突破,由於對自己的工作失去了信心,他們最終決定辭職。而其他一些人則始終保持奮鬥者的熱情和目標,沒有半點兒的退縮和氣餒,盡管他們常常會在研發工作中麵臨失敗和挫折,盡管有的人經常連續2個月領不到工資,而且經常不得不在辦公室裏打地鋪,甚至連續一個多月沒時間回家看孩子,但是他們仍舊堅持奮鬥在第一線,爭取早日研發出好的產品和技術。也正是因為具備執行的毅力和良好的態度,員工的努力很快就獲得了回報,公司生產出來的第一款產品雖然不那麽完善,卻在國內市場迅速站穩腳跟。

    在公司獲得第一桶金之後,創始人任正非對那些當初堅持留下來的人給予了獎勵,並且將員工的這種奮鬥精神作為公司的企業文化進行培養,在他看來,正是因為員工有這種永不放棄的奮鬥精神,公司才能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才能爆發出驚人的執行力。

    通常人們評價一個人是否強大、一個團隊是否強大,不是看他們在順境中所取得的成就,而要看他們是如何應對困難,並從困境中崛起的,挫折才是檢驗個人能力的試金石。隻有那些在困境中不輕言放棄的人,才能體現出真正的執行素養,才能體現出強大的執行意念,而這些意念往往是收獲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團隊建設不可或缺的精神養料。

    許多團隊過去一味強調執行者的能力,管理者也將執行者的能力培養當成第一要務,卻沒有想過培養執行者的毅力和抗壓能力。實際上,在麵對失敗和挫折時,執行者往往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此時他們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心理,不會認真分析為什麽沒有完成任務,不會全麵分析失敗的相關原因(究竟是能力問題,是資源不足,還是一時大意,或者是他人的幹擾和環境的影響),而是沮喪地認為自己沒有辦法完成任務,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對後續工作失去信心,甚至半途而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