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佛陀在祇洹精舍的門外,遇見哭哭啼啼的周利盤陀伽。佛陀慈悲地問他:「你為什麽站在這裏傷心難過呢?」

    「佛陀!我的哥哥嫌棄我笨拙,無法受持法義,他驅逐我,要我還俗回家,因此我很難過。」

    佛陀安慰他,把他帶回精舍。教他手拿掃帚,念誦、思惟「掃帚」。周利盤陀伽感謝佛陀不僅收留他,並且還慈祥的教導他,於是每天專心誦念,雖然愚笨,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才記住「掃帚」兩個字。

    周利盤陀伽專心一誌念誦,有一天,他想:掃帚又叫做「除垢」,「垢」是地上的灰塵沙土,「除」即是把它清掃幹淨。再過了幾天,他漸漸明白:我的身心也有塵垢,那麽「煩惱」就是塵土之垢,「智慧」就是祛除塵土的掃帚。周利盤陀伽因此得解脫,證阿羅漢果。

    「掃帚」兩字非法義聖諦,為什麽也能令人開悟見智?就如經文所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念誦「掃帚」不是佛法,但是深心思惟,不取著法非法相,反而能契入佛理。

    放下、超越、無所住

    真正的自由是什麽?要先檢查我們這顆心猿意馬的心。麵對無常的情感,能隨緣、不自苦、不惱人嗎?麵對人我的是非,能心平氣和、隨緣起滅嗎?麵對名韁利索,能超越安然嗎?麵對生離死別,能否正念分明?隻要能管理自己的心,就能自在地無住生活,就能夠做一個正觀、真正自由的人。

    金碧峰禪師證悟後,放下世間諸緣的貪愛,唯獨對身邊的玉缽愛不釋手。每每入定之前,一定要先把玉缽收藏妥當,然後才能安心入定。

    有一天,閻羅王因為他的世壽已盡,就差幾個小鬼去捉拿他。禪師入甚深禪定中,小鬼們上山下海也遍尋不到他的蹤跡。過了幾天,小鬼著急不已,找不到禪師,怎麽回去向閻羅王交差?於是跑去請出土地公,請他幫忙想個辦法,讓禪師可以出定。土地公向小鬼表示:「禪師是個證悟的人,對世間的許多執著都已放下,但唯獨對玉缽仍有貪愛,也許你們設法取走他的玉缽,他一動念,可能就出定了。」

    小鬼們依照土地公的指示,找到禪師的玉缽,頑皮地敲打玉缽,禪師心疼玉缽被小鬼們玩弄敲打,趕快出定搶救。小鬼看到禪師現身,拍手笑道:「走吧!跟我們去見閻羅王。」

    禪師霎時明白,就是這一念的貪愛,將要毀去他千古的慧命,立刻把玉缽打碎,再次入定,空中回響一偈:

    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鐵鏈鎖虛空;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

    人人心中都有放舍不下的「玉缽」,「玉缽」可以是財富、名位、愛情、權力等等,若不願粉碎執捆心念的玉缽,我們如何能夠無住生活?不管哪一種執著,心有所住,不識慧命,都令我們無法了悟生命真實的輕重緩急,唯有放下、超脫所執,才能自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