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就不同了,一旦目的是結婚,就必然有很多現實的條件擺在那裏,像是隨身帶著一件定製好的衣服,對方穿上合適了,那麽就帶回家;不合適,再找下一個人來試。如果我們把相親當作一次戀愛,別忙著考察,先放下心中的標準和執念,試著去欣賞坐在對麵的那個人,那麽或許會有不同的感覺。

    給愛一個機會

    別看相親目的性很強,也是可以找到真愛的,但大多不是一見鍾情式的愛,而是在長時間的了解與親近中發現的愛。

    在香港女導演岸西的影片《月滿軒尼詩》中,張學友扮演的阿來整日無所事事,四十一歲了還是單身,心裏還在想著前女友。湯唯扮演的女生愛蓮有一個脾氣暴躁的男友,他因為打傷人而入了獄,母親不願她再跟著這樣的男人。在雙方父母的安排下,阿來和愛蓮進行了一次相親,因為各懷心事,彼此都沒看上眼。愛蓮故意把自己打扮得很醜,紅唇白臉,像一個女鬼。而阿來在飯桌上東張西望,也不主動說話。

    出於對家人的尊重,他們又在軒尼詩見麵吃了飯,發現兩人都喜歡看偵探。之後,愛蓮在和男朋友相處中,越來越感到他的自私和暴烈。阿來在和前女友重敘舊情時,發現找不到以前的那種感覺了。但當愛蓮和阿來偶爾在一起,討論起偵探來,兩人都感覺輕鬆親切。最終,他們都改變了最初的想法,走到一起了。

    還有一種情況,當你四處去參加相親活動,尋找那個陌生的愛人時,說不定真正愛你的人就在身邊。影片《警察有約》中,夏雨扮演的小片警在姐姐們的安排下,參加了十二次相親,都以失敗告終。但在網上,他遇見了一個能聊天的女孩,最後相見時,他發現她就是自己的女同事。

    愛情之所以讓人迷醉,就在於它的出其不意,總是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和時間,突然就來了。相親並不是抹殺愛情,而是在提供愛的機會,沒必要抗拒。

    遲到也是到達

    有時候,相親次數多了,心裏便麻木了,覺得愛情與自己無緣,即使最後能找到一個和自己生活的人,那也不是愛情的關照,而是自己勉強求來的。其實,愛情總會來的,隻是有時候遲到了。

    好萊塢喜劇片《四十歲的老處男》中,心懷童真的安迪不知不覺間就四十歲了,還是一個處男。朋友知道這個情況後,便計劃幫助他擺脫單身生活,先是給他的外形進行了一次大改造,然後帶著他去各種場合結識女孩。安迪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女人,但他笨拙的交流方式總是讓約會笑料百出。更重要的是,他沒法兒和自己不愛的女人上床。很多次,女人已經願意和他同床共枕了,他還是拒絕了。

    在這個過程中,他偶遇了單親媽媽翠西。翠西有三個孩子,並且都當祖母了,卻是他一直渴望的理想伴侶。最後,在四十歲這年,安迪除了抱得女人歸外,從小就收藏的那些玩具也賣了大價錢,可謂財色雙收。

    安迪為了尋求真愛,能保持四十年的童子身,這樣的毅力讓人敬佩。當然,電影是用這樣的極端例子來製造噱頭,生活中不一定有相似的案例,不過愛情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準確地說,我們參加相親,不隻是為了找一個合適的人,更是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相親,是在考察對方,同時也是在考察自己,錘煉自己。如果我們能做到認真地對待每一次相親,按時到達地點,舉止優雅,言行禮貌,真實展示出自己的特質,那麽,這個過程本身就對我們大有益處,能促使我們變成更好的人。當你變得越來越好,愛情自然就會朝你走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