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個女人是為了她靈魂的美而被愛?

    ——張愛玲《我看蘇青》

    我有一個朋友,法律碩士畢業,在一個省會城市的檢察院上班,買了房,買了車,即使算不上中產階級,也超標準地過上了小康生活。唯有一件事苦惱著他,就是找不到對象。離開校園後,工作圈子和生活圈子重疊,自由戀愛是有些困難了,相親就成為必走的道路。截至我們那次聊天,他告訴我,他參加了三十八次相親。

    這是一個讓我驚愕的數字。我問他,相了這麽多次親,是什麽感覺?他說,習慣了,就像去趕集一樣,也不一定非要買到東西,就是看看熱鬧。我說,還準備繼續相嗎?他說,最多再相兩次,湊個整數,再沒有合適的對象的話,就打光棍兒算了。我安慰他,也不能這麽悲觀,愛情還是得看緣分。

    結果,半個月後,他在朋友圈曬了女朋友的照片:短發,清秀,戴圓框眼鏡,像民國時代的女孩,是他一直喜歡的類型。半年後,他們舉行婚禮,我去吃酒席,順便問他:“你是在第多少次的時候找到她的?”他說,還真險,剛好第四十次。

    相親本來是中國夫妻配對的傳統方法,後來自由戀愛盛行,相親被看作是對人的約束。但是,在經過了一段自由追愛的熱潮後,人們發現一旦錯過校園時期的群聚機會,就很難在社會上遇上心儀的對象了,於是相親再次成為主流。綜藝節目也趁勢湧入,興風作浪,以至於現在的相親已經被妖魔化了。很多人認為相親很難找到愛情,隻是為了結婚,才去相親。

    其實,相親隻不過是男女相遇的一種途徑,或者說是一種捷徑。它未必會帶給你愛情,但至少會對你的人生有所影響。有的人會在這個過程中放棄愛的設想,有的人會進行自我改造,有的人則繼續堅持……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路,之後的生活狀態便也因此不同。

    有期待,就有奇葩

    相親的人在談起自己的經曆時,總會說又遇到了什麽樣的“奇葩”。在他們看來,這些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審美觀,根本不可能走在一起的人,竟然會在相親時遇上,這實在是太奇怪了。其實這很正常,所謂的相親,就是你已經確定了擇偶的標準,然後去考察對方是否滿足這些標準。有期望,自然就會有落差,當你覺得對方怪異時,可能人家也沒看中你。

    陳國富的《征婚啟事》拍攝於1998年,那時候相親不像現在被炒得這麽火。劉若英扮演的醫生,因為男友突然失蹤,心情低落,便想著通過一段新戀情來開啟新生活。她在報紙上登了一則征婚啟事,並且還辭了工作,專門坐在茶館裏相親。沒想到的是,前來應征的人有尋求一夜情的,有女同性戀,有智障,有拉皮條的……電影為了營造誇張的氛圍,故意設置了這些與女醫生不匹配的對象,背後的邏輯是,理想與現實總會存在差距——這是相親者必然要麵對的問題。

    十年之後,馮小剛在影片《非誠勿擾》中借用了《征婚啟事》的構思。不過,這次的主角換成了男性。葛優飾演的秦奮企圖通過相親找一個合適的伴侶,卻遭遇了各種“奇葩”,有已成為同性戀的老相識,有賣墓地的推銷員,有患失憶症的大媽,還有性冷淡者……

    秦奮找對象的條件是:不要碩士以上學曆,不要女企業家,隻求外表時尚、內心保守的一般人,心眼兒別太多,歲數別太小,會疊衣服。這些條件看起來是他結合自身實際定的,很接地氣,但如果每一條都滿足,便又成了很高的標準。

    回想起我戀愛時,之所以會喜歡上一個女孩,並不是因為她符合我的結婚條件,而是因為她身上的某一點特征擊中了我,或許是她抿嘴微笑時露出的小酒窩,或許是她說話時溫柔的音調,或許是她喂流浪貓時表現出來的善良品質。當她答應和我在一起後,我會繼續發現她更多美好的地方,同時也會去寬容她的不少缺點。談戀愛是一個互相遷就,互相磨合的過程,隻要有一個讓你心動的核心特質支撐著,便能夠延續下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