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情的結果如何,但看我們怎麽想、願不願意做。

世間事,隻有單一的看法嗎?或許會有人認為,世間人形形色色,看法當然各有不同。站在理上,我們大都明白這個道理;在事相上,有多少人無法跳脫“一言堂”,跳脫傳統、迷信,跳脫眾人都認定的價值觀?以至不經意地讓思考僵化,失去創意,抑製潛力,處處劃地自限,時時跟隨流行走。

什麽時候我們才懂得“活出自己”?要如何才能跳脫過去的窠臼,走向未來?我們是不是有敢於領導時代的氣魄與自信?

世間事,沒有絕對。想得好,就能轉憂為喜,轉悲為樂;想得深入,就能激發潛力,活出自己;看得遠,就能開創新局,擁抱世界;看得開,就能突破傳統,走得出去。因此,一件事情的結果如何,但看我們怎麽想、願不願意做。

晉武帝司馬炎剛登基時,有一天,他占卜得了個“一”字。按當時說法,帝王傳代的多少,要看占卜所得數目字的多少。中國向來以三、六、九為吉祥數字,占卜得了個“一”字,晉武帝心裏很是憂慮,連群臣也大驚失色,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侍中裴楷上前,正色危言:“微臣聽說‘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寧,‘神’得到一就靈妙,‘穀’得到一就充盈,‘萬物’得到一就化生,‘君侯帝王’得到一,天下就能統一,人民都忠貞於他。”

短短的一席話,說得晉武帝不禁開顏笑,心情更是刹那轉憂為喜;群臣也對裴楷的深慮善對由衷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