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應力求自他兩利,多替別人設想,才能皆大歡喜。

時下許多青少年熱衷於打棒球,在校園的操場、公園等地,常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有些寺廟左右或前方會有個大廣場,有時也成為小孩休閑玩樂的地方。

有一群小孩子在寺院外頭打棒球,由於打擊手用力過猛,把球打到寺廟的後院中。為了找球,他們不惜翻牆尋找。未料,這後院雜草叢生,根本看不到球落在什麽地方。這群孩子不甘心平白損失一顆球,於是大家夥兒一齊拔草找球,終於在雜草將要拔盡時,球也找到了。

正當大家在呼叫歡慶時,知客師恰巧經過,見到雜草在轉眼間全部清除,滿心歡喜地對他們說:“各位小朋友,感謝你們今天的發心,最近實在沒有時間拔草,哪裏知道才一會兒的時間,你們就幫我把後院的雜草都拔完了。來!到我們寺院裏麵來,請你們喝杯茶、吃點糖果吧!”大家一聽,更是歡喜了。

這則故事提醒我們,做事應力求自他兩利,多替別人設想,才能皆大歡喜。如果隻是顧慮自己的立場,沒有照顧到他人的感受,就將造成對方的困擾和不悅,人際之間的摩擦、誤會也由此產生。

佛教裏講自度度人、自覺覺人、自利利他。這世間並非屬於一個人所擁有,而是共生共存的世界,因此,任何事情都要共有共榮的觀念,甚至寧可自己吃虧,也要讓別人多得到一點利益和歡喜。每個人學習《大般涅槃經》談到的菩薩慈心慈行:“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於諸眾生,慈心平等,猶如子想。”這個世界必定非常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