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清楚自己的方向與目的,切莫功成名就時,迷失了自己,更枉費一路來的用功。

《百喻經》裏有一則譬喻故事:有一個人,專心一意、勤勞奮發地磨一顆大石頭。他經年累月、夜以繼日,花費人生大半的時間,竟然隻是將這顆大石頭磨成一個很小很小的石牛。親朋好友看到他的成果,無不恥笑他:“你用那麽大的石頭,費了那麽大的功夫,卻隻磨成一個小牛,真是不值得啊!”

《百喻經》這則“磨大石喻”,以“磨大石”比喻致學精勤勞苦,“小牛”比喻名聞、是非,提醒為學者,研思精微、博聞多識固然必要,但更應該留心自身的品德操守,清楚自己的方向與目的,切莫功成名就時,為名譽、權位而養成驕奢貢高、巧詐操弄、蠻橫專斷的惡態,迷失了自己,更枉費一路來的用功。

《論語》有言:“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無論為學讀書、擔任官職、創業興家,眼光短淺,貪求小利,或是計較是是非非,永遠都隻是為小事小利牽絆,為名利富貴捆綁;要成就大事,就要具足放眼未來的胸懷,不貪圖眼前利益,舍小求大,懂得“細水長流”、“學習吃虧”的哲理。

否則十年“寒窗苦讀”,卻隻是“經曆日月,作小戲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輕”,就枉費日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