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隻知賺錢享樂,就像乘坐泥船渡河,那是很危險的。

佛陀有一個弟子叫長壽道人,家財萬貫、富可敵國。他不像一些富翁對人慳吝愛財、對己揮霍無度,他喜愛救濟貧苦人家,幫助他們生活所需。對此,他的朋友很不以為然,說:“你布施得太多了吧!”

長壽道人說:“一點也不多!我曾聽佛陀開示,人輪回於六道,死死生生,那些日子多得難以想象。今日我所有布施,一天還用不到一文錢,這算多嗎?佛陀說,得一切天下珍寶,遠不如聽聞一句法寶珍貴。因為人有再多的財產,若不能離世間苦難,也是枉然。”

朋友仍然試圖勸他:“那些錢財畢竟是你自己辛苦掙來的,應該儲存起來,善加利用才是。”

“你聽過一個故事嗎?”長壽道人接著說,“在一座山裏,有隻揭鳥擁有美麗的尾巴。一天,它心愛的尾巴被樹乳粘住了,它生怕傷了五彩的羽毛,所以不敢輕舉妄動。後來這隻鳥被獵人發現,毫不費力地把它擒住了。獵人回家後,拔掉揭鳥的羽毛,肢解它的身體當了食物。你想,假如揭鳥不執著於尾巴,何至於喪命呢?人類也是如此,隻想到要發財致富,卻不見漸漸逼近的災難。錢財如果不懂得運用,非但無法享樂,還可能招致禍患,而布施便是處理財帛最好的方法。”

“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花點錢,玩樂享福也無妨,而且也應該為兒女們留一些積蓄才是。”

“玩樂不一定能帶給人快樂,反倒是看到那些窮人的笑容,讓我感到稱心快意。至於兒女,兒孫自有兒孫福,你看蜜蜂成日辛勤采蜜,釀成蜜糖作為後生的食糧,然而偷蜜的人,用煙火熏灼蜂巢,驅走蜜蜂,不但把蜂蜜偷去,更毀滅巢中的稚蜂和蜂卵。蜜蜂釀蜜招禍,和人類積財招患,都是不智之舉。”

長壽道人接著說:“人生在世隻知賺錢享樂,就像乘坐泥船渡河,那是很危險的,假如以竹筏渡河,不是安全得多嗎?供養布施就是最可靠的工具啊!”

長壽道人說的是,人生在世並非隻是為了賺錢享樂。忙碌一生,難道隻是為留下財產給子孫“享福”,隻想喂飽無窮盡的貪念嗎?或者隻求自己有錢揮霍玩樂,隻恐怕空虛無聊嗎?

其實,人生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好比長壽道人濟貧助人,或是通過讀書增長見識、通過旅遊體會不同的生命、通過交際活動學習與人往來、通過行善做義工開拓心胸。再如可以三五好友談談人生、理想,或是一家人團聚圍爐相互取暖,或是與同學一起看電影、探討生命等等,都能讓人覺得充足踏實。

生活有很多樂趣,就看我們如何為自己創造快樂、創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