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盲目追逐著“我所有”,執著不已,一朝無常來到,我們究竟還剩下什麽呢?

追逐,每個人都有。追逐地位、愛情、財富、學曆、理想,大大小小不同。其實追逐是一種人生的動力,成敗得失,在於我們是不是始終清楚“是為了什麽?”“真正的意義為何?”還是不明不白地成為一種執取。對此,《生經》有一則《我所鳥》的寓言,可以作為我們反思這個問題的引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大香山,滿山遍野長滿了各種藥草。山裏的蓽茇樹上,住著一種鳥,名叫“我所鳥”。每當春天藥果成熟時,上山采藥的人可說是絡繹不絕。這時,我所鳥總是悲鳴地叫喚:“這山是我所有!這藥果是我所有啊!我的心實在痛苦,你們為什麽要來奪取我的所有。”我所鳥晝夜頻頻呼喚,撲翅哀鳴要人止住,但是人們仍舊采擷不停。最後,我所鳥終於嘶竭力盡,吐血身亡。

我所鳥渴愛著大香山的一切,就如同我們渴愛著世間一切,由於愛而執為實有,由於執為實有而不能接受無常變化,由於無常變化而憂悲苦惱、不能自在。

每個人的心裏大都有著一種認為:我所有。土地房舍是我所有的,錢財衣物是我所有的,美貌名望是我所有的,這本書是我所有,那支筆是我所有的,這麵牆是我所有的,那塊地是我所有的……為著種種“我所有”,與人刀槍相向、斤斤計較,讓自己忙得昏天暗地、無法靜心。

古人都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如果盲目追逐著“我所有”,執著不已,一朝無常來到,我們究竟還剩下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