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謂“謙卑在人前,所向盡通;傲慢在人前,寸步難行”。謙虛,是做人處世邁向成功的重要動力。謙虛的人,謹慎踏實,努力補足不全,失敗就會遠離。謙虛的相反是傲慢,它讓人自以為是,無法自我檢討、自我反省,當然也無從進步。人要如何謙虛呢?以下有四點意見:

第一,位高而心愈下

謙虛的人,地位愈崇高,他的心愈更謙下。相反的,做人最怕就是“滿瓶不動半瓶搖”,肚子沒有什麽東西,卻狐假虎威、虛張聲勢,隻有更顯出自己的不足,俗語雲:“虛心使人高貴,自負使人膚淺。”所以,當地位越高時,態度越要謙和低下。

第二,祿厚而自彌約

當獲得高位厚祿時,千萬不可誌滿得意,應該簡樸自約,低調行事,避免惹禍上身。《訓檢示康》雲:“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縱然得到萬鍾厚祿,也不可以胡作非為、任意揮霍,隻有淡泊簡約,才能依正道而行,不被世俗物累所羈絆。

第三,寵甚而思以懼

當領導寵信,或工作順遂時,更要懷有戒慎恐懼,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曆史上,年羹堯因寵而忘記本分,李蓮英受寵而誤國誤事,這都是令人引以為惕的。所謂“高處不勝寒”,爬得愈高,愈要謹慎。名相諸葛亮說“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就是這個道理。

第四,道崇而自謙退

當你的聲名如日中天,讓人崇敬時,更要謙衝自牧。明朝儒士方孝孺說:“虛己者進德之基。”一個自命不凡、恃才傲物的人,容易樹敵;懂得反身退步,才會讓人感到德厚如春風,讓人願意親近。

箭弓不可太緊,太緊會斷;鋒芒不可太露,太露遭忌;《易經·謙卦》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位高而心愈下,則人自親;祿厚而自彌約,則心自樸;寵甚而思以慎,則位自固;道崇而自謙退,則德自厚。以上四點謙虛之道,可為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