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一句話說:“藥石醫假病,真病無藥醫。”所謂的真病,指的就是心病。我們的心有貪嗔癡慢疑的煩惱疾病,需要轉換、淨化和調伏。以下提供八個治心方法,作為參考:

第一,以靜心對動心

現代人普遍患有浮躁不安的通病,終日淒淒惶惶,不知生活的目的為何,如果能每天有一點寧靜的時間,透過禪坐思維觀照,必能滌清塵慮,引發智慧。

第二,以好心對壞心

我們的心,時而聖賢,時而魔鬼,載浮載沉,好好壞壞。好心一起,萬事如意;惡念一生,萬障門開。因此,我們要屏除壞心,攝持正念,消除自他之對待,培養慈悲喜舍,便能以好心對治壞心。

第三,以信心對疑心

懷疑是根本煩惱之一,世間上有不少悲劇導因於猜疑;疑念一起,作繭自縛,人我猜忌,如高山隔阻,見不到真實之自他,因此我們要學習以信心調伏疑心的毛病。

第四,以真心對妄心

我們的心念妄想雜亂,必須以正念來對治妄念,以無念來對治正念,無念即是消除差別,平等一如的真心。意即:“心中有佛離心念,念得心空及第歸。”

第五,以大心對小心

所謂“百川入海,同一鹹味”。“高山不辭土壤,大海不擇細流”。都在說明包容的重要。小,有限有量;大,無限時間空間。

第六,以無心對有心

虛空之所以為大,正因為空無。待人處世別有用心則心有牽係,無心則不為一切萬法所係。如果能以無心對治虛妄執著,便能享受隨緣放曠,任運不係舟的逍遙。

第七,以恒心對變心

“人心惟微,道心惟微”。我們的心如同水上打毛球,生滅不停,對這個無常的心念,我們要以恒心麵對,才能不為形役,不為境轉,才能獲致身心的自在。

第八,以等心對偽心

揀擇、分別的心使我們的生活偏離正道,煩惱叢生,所以,禪宗祖師教示以“等心”來對治“偽心”,也就是日常生活中要以真實、平等的心來待人處世,才能免於受困在妄想、分別的桎梏中。亦所謂“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愛憎,洞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