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在世間上生存,一定要做事,做事要懂得掌握做事的要領,才能事半功倍。朱浮言:“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做一件事如果不懂得要領與步驟、沒有與時俱進的眼光與智慧,不但花費時間、金錢,更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現代的企業非常講究管理學,以及行事的要領。

什麽是行事的要領呢?有四點:

第一,有智更要有慈

古德雲:“人用剛,吾以柔勝之;人用術,吾以誠感之;人使氣,吾以理屈之;天下無難之事矣!”行事要有跳探戈的智慧,才能達到目的又不會傷人。除此之外,還要有慈悲心,有慈悲的人,才能為別人著想,才能體諒別人,才能愛護他人。歌德說:“仁慈是一條將社會連貫起來的金鏈”。所以,行事要有智更要有慈。

第二,有勇更要有巧

處事要有勇敢進取的心,才不會因循守舊、躊躇不前。拿破侖說:“絕對沒有不因勇敢的希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者。”所以,行事要先有必勝的決心,然後才有成功的希望。此外,還要有巧慧,如果光有勇,而沒有巧,隻能稱之為莽。如三國時代的張飛,雖然很勇敢、很有膽識,終因沒有巧智而失敗。所以,行事要有勇更要有巧。

第三,有錢更要有德

有的人以為做人、做事隻要有錢,就能萬事亨通。所謂“有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但是,有錢不一定買得到健康,有錢也買不到壽命,更買不到別人對你的尊敬,所以,金錢不是萬能的。我要如何讓別人心悅誠服地與我來往?培根說:“沒有比良好的品德與態度更受人歡迎。”由此可知,一個人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獲得人心。所以,行事要有錢更要有德。

第四,有口更要有心

行事不可以光是嘴巴說說,而不兌現。孟子說:“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隨意開空頭支票的人,是沒有責任心、沒有信用的人,這樣的人會讓人不敢與他深交,更不敢與他有生意上的往來。因此《論語》說:“言必信”“言忠信”,都是說明做人要言出必行,才能讓人信任。所以,行事要有口更要有心。

做事要有要領,懂得行事要領的人,必然也是個懂得做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