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教,不管信仰什麽宗教的人,都要講究修道。修道者要有修道者的心;如果光有一個修道的名,而沒有修道的心,那也是徒具虛名。

什麽是修道者的心呢?有四點:

第一,濃淡,要有不拘的中道心

在這個世間上,人情有濃有淡,有時候別人對我們表現得很親、很濃,有時候又覺得很疏、很淡。在時濃時淡的人情裏,有的人容易患得患失,所以就被人情束縛了;如果你能具有濃淡不拘的中道心,那麽你就能獲得解脫自在,這就是一個修道的人。

第二,順逆,要有不憂的雅量心

順境、逆境,這是人生必然的境遇!有的人順境來了就好高興;逆境來了就很煩惱、很排拒,這是表示自己沒有力量,不僅憂愁擔當不起,歡喜也沒有修養接受,所以在順逆的境界裏動蕩不已。假如能夠有順逆不憂的雅量心,就如同彌勒菩薩的乾坤袋,好和不好都放到他的乾坤袋裏,何等自在!所以,我們要想學習布袋和尚的自在,應該要有順逆不憂的雅量心。

第三,哀樂,要有不入的平常心

榮枯、哀樂,這也是人生的實相。能夠做到哀而不傷、樂而不縱,喜樂悲哀都不會侵入我的心裏,我都能消融它、化解它,這就是一種修道者的心了。

第四,有無,要有不計的平等心

世間上的人,每天總在“有無”裏計較:有錢財,無錢財;有人喜歡我,沒有人喜歡我;我有了一棟大樓,我又倒閉了。天天就在“有無”裏麵上下起舞,終日不得安寧。如果我們能夠懂得,有,有也不是我的,是共有的財產;無,無也沒有關係,無是無量、無邊、無限,無會更多。能夠有這種“有”“無”皆不計較的平等心,那就能與道相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