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頭,許昂道:“算了。”

    蔡雙信不是內地人,他從小生活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以及在西方社會接觸到的那些人都與內地有很大不同。他就根本就不明白,有人真的能抵擋住金錢和暴富的誘惑,隻為將自己的一份力量貢獻給這片土地。

    “以我對那家公司的了解,收購是不可能收購的,至於說入股,如果我說那家公司的管理層根本就沒有上市的打算呢?”

    許昂的話把蔡雙信說得一愣。

    開公司,做實業,那麽辛苦的事不為了多賺錢,他們是怎麽想的?

    總不能是指望著賣商品的那點錢發家致富吧。

    那才能掙幾個錢?

    比起上市融資來,這條路既累又苦,而且來錢還慢,蔡雙信想不明白怎麽會有這種人。

    要不是說這話的是許昂,看許昂說得又那麽篤定,蔡雙信絕不會相信。

    內地的這些企業家到底是用的怎樣一套思維模式,我都被他們整不會了。

    不隻是蔡雙信,那霍剛,胡冰與何瓊又何嚐不是如此。

    哪有開公司不為了發財的,搞不懂這些內地人。

    他們對此半信半疑,許昂也沒有去強行解釋,家國情懷看不見摸不著,隻有用心才能感受到。

    他隻是對何瓊說道:“瓊姑現在也是自己人了,留下來吃頓飯。老霍,老胡,正好你們也在,我把你們也算上,夠意思了吧。”

    何瓊倒是沒意見。

    能與老板處好關係,她求之不得。

    霍剛和胡冰則是好笑的回道:“什麽叫把我們也算上,感情你把我們當搭頭。”

    “誰讓你們不請自來,這是你們搞偷襲應得的待遇。”

    話是這麽說,但無論說的人還是聽的人都知道這是玩笑話,許昂留他們吃飯除了增進感情外,還有著互相溝通的意思在裏麵。

    如這種一聲招呼都不打就帶著人過來的事,可一不可再。

    這一次他們推薦何瓊,許昂給了他們麵子,但下一次……好吧,沒有下一次。

    霍剛和胡冰都是懂分寸的人,他們也明白這次的事是他們做得過了,如果還有下一次那許昂肯定不會給他們麵子。

    人與人相處有時候就是這樣,說說笑笑的看似是在開玩笑,一點也不嚴肅,可心裏話卻在玩笑之中講了出來。若是聽不出來的人,那以後大家朋友都沒得做。

    關於事情的嚴重性,霍剛他們在決定帶著何瓊來北平時就意識到了,是以許昂說這話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感到意外。

    坐在許昂身旁的柳若曦聽許昂他們說到吃飯的話題,立刻想到了自己是負責這裏飯食的人,她便起身拿著手機去了屋外,開始撥通電話,讓電話另一頭的人去做準備。有霍剛,胡冰和何瓊他們在這裏做客,原先準備的飯食安排就得做出改動,得讓廚師做出更符合港島人口味的食物來,免得招待不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