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王丘諸葛鄧鍾傳》: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裏,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穀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之後,鄧艾遣部將田章先行出發,強越江由,江由守將馬邈聽聞田章軍至,便設三校伏兵以製敵,可惜失敗了,田章非常強勢地突破蜀軍伏兵,越過江由,並進入涪城。江由守將馬邈戰敗投降。

    《三國誌·王丘諸葛鄧鍾傳》:會遣將軍田章等從劍閣西,徑出江油。未至百裏,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長驅而前。

    《三國誌·王丘諸葛鄧鍾傳》:先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蜀衛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

    越過江由,拿下涪城。鄧艾的偷渡計劃就已經成功了,因為這時的鄧艾軍隊已經在劍閣的背後站穩了腳跟。此時此刻,涪城的鄧艾軍隊就如同一把利刃,活生生地插到了蜀國的心髒裏。也就是從這一刻起,蜀魏的戰爭才算是有了結果。

    涪城已失,蜀衛將軍諸葛瞻隻得率軍退守綿竹。

    諸葛瞻是個什麽樣的人呢?在諸葛亮的《與諸葛瑾書》中有這麽一句話——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諸葛亮這樣評價他的兒子,看來真的不怎麽樣。

    但不管怎麽說,諸葛瞻還是有一定才能的,可惜,他在朝堂上卻並不如意。朝內,他與薑維也不和,他常抨擊薑維窮兵黷武,甚至還想奪其兵權,然而沒有成功。宮內,他與黃皓不和,他常指責黃皓弄權,但也沒有成功。

    一想到父親諸葛亮,唉,簡直無法比。

    但是,有一點,諸葛瞻和他父親以及薑維都是很像的,那就是忠誠,它們都有著對蜀漢那赤城的愛國之心。在鄧艾拿下涪城後,蜀漢皇帝劉禪遣衛將軍諸葛瞻帶領尚書張遵、尚書郎黃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等人督成都之兵前往抵抗。但是,諸葛瞻用兵並不咋地,該勇敢的時候不勇敢,該猥瑣的時候充英雄,讓他來領兵,仿佛就注定了失敗的結局,更何況,他們的對手還是鄧艾這樣的戰場老將。

    真的,有時候隻有一顆赤膽忠心真的沒用。

    本來,繞道劍閣後方,威懾成都,就是鄧艾奇襲的目的,誰知道沿途遇到的蜀將一個一個的都是微囊廢。蜀國到後期真心的人才匱乏啊,除了薑維,那些蜀將沒有一個軍事水平合格的。這也就為鄧艾提供了一個良機。久經沙場的老將鄧艾頓時雄心勃發——或許,不需要鍾會的主力大軍,自己手下的區區幾萬人馬也可以滅亡蜀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