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薑維降蜀,無論是被逼迫,還是被算計,造成的結果對薑維而言都是非常正確的,因為諸葛亮確實非常器重他,歸降之初就已經把他當作大任繼承者來對待了。“吾自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者,欲傳授平生之學,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約,吾願足矣。”——這是諸葛亮在收留薑維時所說的話,從中可以看出薑維在其心中的地位,不亞於劉備當年的一句——“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的確,跟隨著諸葛亮,薑維的官職一路飆升,可謂是平步青雲。在諸葛亮死後,薑維已是輔漢將軍、平襄侯了。這和在魏國做一個小小的參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高下立判。一個英才,最看重的莫不過自己的才能能夠充分顯現,既然魏國給不了他發揮才能的空間,那麽,投誠蜀國,也無可厚非。

    當然,降將是很容易受到偏見的,即使諸葛亮看中他,蜀中其他將領也多少會有些輕蔑。所以,自古以來的降將倒戈以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功——表明忠心。我們的薑維自然也不例外。順從諸葛亮後,他連致信件給好友尹賞、梁緒,助蜀漢取得天水。

    天水即失,魏廷震動,魏明帝曹睿親鎮長安,譴張郃率軍出戰諸葛亮。當時薑維初降,戰功不多,於是,諸葛亮派馬謖引軍出征,與張頜戰於街亭。可惜馬謖違背諸葛亮的節度,欲效仿韓信做法——置之死地而後生,所以引軍至孤山抗敵,結果為張頜所敗。街亭失守後,蜀軍大勢將去。無奈,諸葛亮拔西縣百姓千餘戶,回到漢中,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關於這裏,《三國誌》的記載如下——“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邰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至於所謂的罵死王朗,空城計什麽的,史書沒有記載,故我在這裏不作描述。

    當然,我們的薑維作為降將,也隨諸葛亮回到漢中,在這個過程中,與其母失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