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閱兵讓世界大部分國家領導人陷入了莫大的震驚之中,雅尼克覺得不需要再口頭上恐嚇他們了。讓總理和外交部長等人繼續招待這些人後自己來到德國農業研究院,視察“小麥增產項目”的研究進展。

    歐洲的地理環境(歐洲的整體緯度非常高),因此並不適合大麵積種植水稻,隻有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少量種植;大部分地區以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可即便是種水稻吃米飯的歐洲國家,在飲食習慣上與華夏截然不同。比如西班牙和意大利,他們做出來的米飯因為烹飪時間的關係,是夾生的狀態,在當地人看來這是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更有味道。而米飯在法國人眼裏是甜點,將米飯混合醬汁,配以金槍魚和沙拉;或者用牛奶煮米飯,加糖加其他香料做成布丁。

    來到研究院,經過熱烈的歡迎儀式後雅尼克直奔主題,談起此行的目的。“小麥的雜交研究進行的怎麽樣了?”

    一個穿著白大褂的項目負責人一臉誠惶誠恐的回道。“稟殿下,還沒有什麽實質性的突破。”

    看著他的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水,雅尼克笑笑道。“不用緊張,我也知道這項研究的難度不亞於諾貝爾獎獲獎項目,想要有所成果,並不是那麽容易的。”

    其實他對這個問題早就有了答案。早在二十世紀初,為了應對人口迅速增長帶來的糧食需求,各國紛紛圍繞農作物雜種優勢利用展開研究。三十年代左右,美國的雜交玉米率先實現產業化;而到了70年代華夏的袁老也將雜交水稻產業化。

    至於有關小麥的雜交研究,雖然起步挺早(早在1919年,國際上就出現了有關雜交小麥的研究性論文),可一直到他穿越之前,世界上的小麥雜交技術沒有什麽太大的成果,那可是整整100年的時間。

    其主要難點還是基因問題。在二倍體作物中(大多數生物都是二倍體),隻要兩組染色體上的基因保持協同和一致,性狀改良就可以起作用。但小麥是六倍體,要六組染色體上的相關基因都保持協調和一致,難度明顯加大,性狀改良的代謝網絡更加複雜。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對於小麥而言,想要創造一個起作用且能穩定遺傳的雄性不育與恢複係統,實現雜種優勢利用,難度就更大了。

    “項目繼續研究,不過也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得采取別的手段了。”雅尼克知道這項研究不會那麽容易出成果,今天親自前來一是為了表示對這項研究的重視,畢竟他可是深受“民以食為天”“手裏有糧心裏不慌”等觀念的熏陶,二是他想到了另一個能增加小麥產量的辦法。

    那便是輻射育種法;運用各種射線,對小麥的種子,植株,花粉及其他器官進行輻照,影響其遺傳物質,改變其遺傳性,引起各種各樣的變異。隻是這樣的變異是沒有特定方向的,比如:有的小麥會出現沒有葉片,有的小麥易折斷,有的小麥個頭較矮,有的小麥產量較高。需要科學家們通過人工定向選擇,將優秀的基因變異個體挑選出來,培育而成為新品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