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德國萊茵金屬128毫米FLAK40高炮的基礎上研發KS-30型130毫米大口徑高射炮,可由於蘇聯沒有研發大口徑高射炮的經驗,研製工作有些拖遝,一直到49年年末才拿出四門樣炮。這些樣炮還暴露出不少問題,例如炮架結構不合理,電力係統不合格等。

    在KS-30高射炮研製取得初步成果時,一種基於該炮發展而來的152毫米高射炮也在研製中,這就是KM-52,它不僅炮彈更重,還將使用火箭助推炮彈提高有效射擊高度,不過它在1957年完成初步設計後就終止了,當時的蘇聯高層已經意識到大口徑高射炮的局限性,常規高射炮對大型噴氣式轟炸機的威脅越來越小,導彈和戰鬥機才能更加有效地殺傷它們,防空炮開始向中小口徑過度,向自動化過度,如石勒喀河這類的自行防空炮開始成為新的寵兒。

    如今美國人雖然研發成功150mm重型高射炮,可造出來的高射炮連美國自己都不夠用呢,怎麽可能支援給蘇聯,隻是把150mm高射炮的圖紙支援了過來。可是以蘇聯人的工業技術想造出這種精密的重型高射炮,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班長歎了口氣,誰都知道他們的炮彈夠不著德軍機群;可上麵有命令,他能有什麽辦法?至少得打幾發炮彈意思一下吧。

    不一會遠處的天空出現一片黑點。

    “方向正南!角度55!準備開火!”

    “呯!呯!呯!呯!”地麵上的高射炮陣地頓時發出怒吼,一枚枚炮彈被打上了天空。高空中爆出一團團灰黑色的硝煙,無數的高射炮彈在蔚藍的天空爆炸。這情景確實是很提地麵士兵的士氣的!看著自己的防空火力密密麻麻,大家都更安心一些。

    可惜,德軍的高空轟炸機編隊根本不理會地麵的下方的炮火,就這麽大搖大擺的飛過了高射炮陣地,來到莫斯科城市上空。

    一架架轟炸機打開了投彈艙,航空炸彈猶如雨點般傾瀉而下,帶著特有的尖利呼嘯聲急速落向地麵。

    “轟轟轟!”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大地劇烈地顫抖了起來。

    高射炮陣地上的炮兵們滿臉無奈的看著遠處的莫斯科城內不斷騰起的煙霧。

    “這些該死的德國佬,早晚有一天要把柏林轟平!”不少炮手咬牙切齒的咒罵著,這樣的誓言他們已經不知道重複了多少次,可目前的戰局是越來越糟糕。雖然上頭並沒有正式通知,可不管是在哪,總有那麽些個消息靈通的人士。他們也得知斯摩棱斯克投降的消息,如此一來德軍已經離他們隻有400公裏遠了。

    很快,德軍轟炸機群扔完了攜帶的所有炸彈,開始返航。地麵的防空陣地又來了一次毫無意義的反擊,最後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德軍轟炸機群逐漸遠去。

    “清理炮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