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黏鳥膠相當的牢固,不少新兵在操作時經常還未開始使用,該手榴彈就和衣服褲子牢牢地粘在了一起,人力根本無法脫身。一位國土警衛隊的隊員就在日記中這樣記載:“練習時,有投彈手將手雷與褲子緊緊粘在一起,最後他隻能脫下褲子才得以擺脫。”

    另外就是該手雷必須要粘在光滑的坦克表麵才能使用,但在實戰中不可能會出現外表幹淨整潔的坦克外殼。這使得士兵隻能在極近距離,盡快地選擇一處光滑的表麵實施爆破,難度可想而知;另外這款手雷的引信時間隻有5秒,如果士兵近距離投擲後,5秒之內不能及時撤離,那麽基本上就是非死即傷的下場。

    為了保證士兵的安全,英軍最後想出了一個奇特的戰術:作戰時,士兵一手拿毛巾,一手拿手雷躲在事先隱藏好的彈坑中,當敵軍坦克經過時,迅速用毛巾擦拭坦克的一處外殼,然後將手雷粘在此處後迅速撤離即可。這項操作十分考驗士兵的靈巧程度和反應能力,稍有不慎士兵就會命喪黃泉。

    許多部隊的軍需官都明確表示寧可用最為原始的反坦克方法去對付敵人的坦克,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士兵白白地去去送死。(就是這麽不靠譜的玩意原時空的英國整整生產了250萬枚。他們還將這些坑人的玩意分發給其他參戰國;澳大利亞軍隊,法國遊擊隊等等均使用過這玩意。)

    韋維爾上將也知道這玩意並不靠譜,才趕製的燃燒瓶。

    除此之外還有英國人自己都嫌棄的博伊斯(BOYS)Mk  I反坦克槍。這款反坦克步槍采用手動槍機,五發彈匣在機身上方,發射內藏鋼芯的13.9x99毫米穿甲彈。其威力隻能在100米處隻能擊穿21毫米厚鋼板,後坐力還大的要死,這一特點頗遭射手詬病。

    至於反坦克炮,裝備最多的就是小有名氣的QF2磅反坦克炮。隻是這玩意在設計時,考慮的根本不是這貨的反坦克性能如何,而是直接奔著省錢來考慮的。(因為有許多庫存的2磅炮彈,反坦克炮的設計就是奔著消耗這些炮彈去的。)

    從紙麵數據來看,QF2磅反坦克炮在二戰初期是最優秀的反坦克火炮。雖然在法國戰役中表現並不盡人意,但在北非戰役中大放異彩。

    在北非戰場的諸多防禦戰裏,QF2磅反坦克炮都成為了隆美爾的噩夢。這些在預設陣地裏架設好的QF2磅反坦克炮本身十分低矮,放到陣地裏更是不易被發現,而其自身可以360°旋轉的優勢也讓他們非常容易瞄準那些在沙漠飆車的德國坦克,從而將其一個個擊毀。

    尤其是在戰爭初期,隆美爾所指揮的非洲軍團多半坦克都是二號坦克和三號坦克的時候,衝擊遍布QF2磅反坦克炮的英軍防禦陣地就變成一種作死的行為。麵對這種高戰損隆美爾也不得不哀歎,戰爭在陣地戰時變成了殺人的戰爭,而非機動作戰時的以摧毀對方技術兵器為主的戰爭模式,他手頭為數不多的部隊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不得不敗下陣來,放棄了硬衝英軍防禦陣地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

    62734/518887511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