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德國陸軍哪位人才,看到海軍的潛艇之後,腦洞大開,竟然異想天開的打算讓坦克遊過英吉利海峽。說實話,這個想法就如同有人告訴你,明天太陽會從南邊出來一樣不可信。然而的國陸軍高層和小胡子可能是被戰況氣的腦袋發暈,竟然真的批準了這個計劃。而德國的工程師們,不但按照軍方的要求去做了,還真的成功了。

    他們計劃對三號坦克,或是四號坦克進行改造,使其能夠在水下活動。最後德國的工程師們選擇了四號坦克,因為它是德國當時體積最大,火力最強的坦克,防護力也最好。工程師們選擇四號坦克的D型和E型作為研發基礎,原因無非是它們產量最大的型號。

    他們對四號坦克的改裝是將坦克的主炮密封,再加上保護蓋,其他可能發生滲漏的地方和機槍射擊口,觀察窗等都用防水材料密封。車身各部分的艙口,炮塔,裝甲部分安裝橡膠密封墊和放水頂蓋等。外觀上和普通四坦克相比,除了多出來的固定通氣管和管道的支撐架以外,區別不是很大。

    不過和原先的四號坦克不同的是,它多了一個通氣管和水下的導航羅盤。通氣管裏裝有密封蓋,排氣管裝有單向排氣裝置,在坦克潛水時經過通氣管將空氣引入車艙內。通氣設備是由長18米的通氣軟管和其前端的浮標構成。在通氣設備的浮標上安裝了吸氣口和無線電天線,輸進坦克車艙被的空氣就是從浮標處進入的。潛水坦克在水中前進時,其浮標浮在水麵上,通過浮標口來供應車內的空氣。

    經過大幅度改造,這種潛水坦克,已經可以在水下達到15-18米的最大深度。而且還可以在水下沿著海底進行行進。如此看來,似乎這種坦克已經具備了戰鬥力,隻要聚集起幾個裝甲團,這些潛水坦克都能去攻陷英國了。

    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首先來說就是這個倒黴的通氣管,完全是靠浮標在水麵,如果浮標進水,那麽水就會順著通氣管流進坦克裏,到時候車裏的人就有被淹死的可能。其次就是這種坦克最多能在水下前進三十分鍾,超過的話,車裏的一氧化碳濃度就會過高,有導致車組成員中毒的可能。如果超過了規定值,那麽大量的一氧化碳就有爆炸的危險。

    此外這個潛水坦克,雖然理論下潛深度是十八米,但那必須是水麵平穩的時候,如果風浪太大,那估計坦克容易被水流掀翻。在使用時,潛水坦克在使用前必須由駁船運到近岸海域後,在離目標海岸不遠的地方下水,水麵必須是平緩的沙地,否則坦克會直接拋錨。此外它在水裏的視野十分有限,如果遇到障礙物的話,估計是很難繞過去的。如果沒能繞障礙物,或是拋錨了,那麽它就會停在原地,最終變成真正潛水坦克,永遠上不來的那種。

    此外就算它真的上了岸,也沒有辦法立刻開炮。由於需要坦克進行深度的潛渡,所以在建造坦克的時候,德國人采用了大量密封材料進行防水,結果使得坦克上的武器都不能在登陸後立即使用。因為某些重要的部件,比如火炮、機槍和觀描裝置都填充了大量的密封橡膠和泡沫材料。

    而坦克的通氣管也必需拆除,因為這些長達18米的軟管非常妨礙坦克的正常前進,後方的廢氣排放管也需要重新的安裝。所以車組還需要拆除這些潛水設備後,坦克才可以發揮真正的戰鬥力。而等到這一切都忙完的時候,敵人搞不好就進行反衝鋒了。所以這種武器並不是十分的好用。可以說有點嘩眾取寵了。

    62734/519816855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