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富翁十、東方巨子——李嘉誠5

    11.挺進地產高潮崛起

    1958年,在獲得“塑膠花大王”美稱的同時,李嘉誠從海外雜誌了解到,在歐美有的家庭已把塑膠花掃地出門,種植真花。而香港市場,因歐美市場萎縮與本港生產過濫,已出現過幾次塑膠花積壓。

    經過一番調查與考量,李嘉誠決定未雨綢繆,讓其自興自衰。

    很快,李嘉誠就以獨到的慧眼,洞察到地產的巨大潛質和廣闊前景。最明顯的現象,是香港人口的猛增和經濟的持續發展,住宅、辦公寫字樓、商業鋪位、工業廠房等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多。

    加之香港工業化進程急速,物業商趁勢提租,許多物業商隻肯簽短期租約,用房續租時,業主又大幅加租。用戶苦不堪言,李嘉誠也備受其苦,多次謀劃置地建房,以擺脫物業的擺布。

    經長時間醞釀,三十而立的李嘉誠涉足房地產,並在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內設地產部和塑膠部,便於兩者利害兼顧,集中發展。李嘉誠先在繁盛北角購地興建一座12層的工業大廈。1960年,他又在新興工業區港島東北角的柴灣興建工業大廈。兩座大廈的麵積,共計12萬平方米。

    李嘉誠最欣賞本港最大的地產商英資置地公司的保守做法,重點放在收租物業。置地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一直雄踞中區“地王”寶座,擁有大量大廈物業。

    在李嘉誠看來,隻要物業在,就是永久受益的聚寶盆。因此,李嘉誠寧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加速建房進度;他盡量不向銀行抵押貸款,不向銀行做按揭,資金回籠雖緩慢,但他特別看好地價樓價及租金飆升的總趨勢。地升樓貴,物業增值,李嘉誠坐享其利。由此,他擁有了大批物業,儲備了大量土地,漸成為香港最大地主。

    1961年6月,潮籍銀行家廖寶珊的廖創興銀行發生擠提風潮,廖寶珊腦出血猝亡。廖氏是潮商中的成功人士,深得商界新秀李嘉誠的尊敬。

    從廖寶珊身上,李嘉誠進一步意識到地產與銀行業的風險。但廖創興銀行擠提事件,並未引起地產銀行界人士的足夠重視。

    1962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築條例並公布1966年實施。地皮擁有者,為了避免新條例實施後吃虧,都趕在1966年之前建房。

    這股建房熱潮是在銀行的積極資助下掀起的,銀行不僅提供按揭,自己也直接投資房地產。炒風空前熾熱,職業炒家應運而生。他們看準地價樓價日漲夜升的畸形旺市,以小搏大,隻要付得起首期地價樓價,就可大炒特炒,趁高脫手。

    大客炒地,小客炒樓(花)。大客大都是地產商,甚至還有銀行家;小客多是炒金炒股的黃牛黨。在這股風起雲湧的炒風中,李嘉誠擁有的工業大廈完全是自籌自有資金建造。

    公司下屬的塑膠部經營狀況良好,盈利可觀。地產部已由開初的純投資轉為投資效益期,隨著新廠的不斷竣工出租,租金源源不斷呈幾何級數湧來。

    1965年1月,香港小銀行明德銀號發生擠提宣告破產。擠提風潮迅速蔓延到一係列銀行,連實力雄厚的恒生銀行也陷於危機之中,不得不出賣股權於匯豐銀行以免遭破產。

    在銀行危機的劇烈震蕩下,地價樓價暴跌,靠銀行輸血支撐的地產商、建築商紛紛破產。在這次危機中,長江的損失微乎其微,隻是部分廠房碰到租期屆滿,續租時降低租金。“保守”的李嘉誠在地產低潮中穩步拓展。

    香港戰後最大的地產危機,一直延續至1969年。大規模移民潮雖漸息,而移居海外的業主,仍急於把未脫手的住宅、商店、酒店、廠房賤價賣出去。李嘉誠認為這是拓展的最好時機,他把塑膠贏利和物業收入積攢下來,他將買下的舊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產低潮,建築費低廉的良機,在地盤上興建物業。

    1971年6月,李嘉誠成立長江地產有限公司,集中物力、財力、精力發展房地產業。在第一次公司高層會議上,李嘉誠躊躇滿誌地提出:要以置地公司為奮鬥目標,不僅要學習置地公司的成功經驗,還要超過置地公司的規模。

    香港置地有限公司是1889年由英商保羅·遮打與洋行傑姆·凱瑟克合資創辦的,當時注冊資本為500萬港元,為全港最大的公司,位於全球三大地產公司之列,在香港處於絕對霸主地位。

    除地產外,置地公司還兼營酒店餐飲、食品銷售,業務基地以香港為重點,輻射亞太14個國家和地區。因此,當時的長江,遠不可與置地公司相提並論。

    李嘉誠在現有的地盤上大興土木,大力發展地產業。還未等房子建完,就有租戶上門求租。獲得租金後,他又繼續投入興建樓宇。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之下,李嘉誠的資金漲幅很大。但他仍覺得發展太慢,深感資金不足。

    李嘉誠認為快捷而有效的途徑,就是像置地公司那樣,將公司上市,使之成為公眾持股的有限公司,利用股市大規模籌集社會遊散資金。李嘉誠這一構想,既是公司自身發展形勢所迫,又是香港股市發生的巨大變化所誘。香港股市對眾多欲上市的華資企業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因為香港會上市條件的苛刻,不少具備條件的華資大企業被長期拒之門外。沒有華人投資者入市,股市就少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力量,股市蕭條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為了打破香港會的壟斷地位,由香港華人李福兆為首的華人財經人士組成的“遠東交易所”於1969年12月17日開始營業。

    遠東會充分為廣大投資者考慮,放寬了公司上市條件,交易允許使用廣東話,開辟了香港證券業的新紀元。時值內地政治趨於安定,香港經濟大動蕩後恢複並開始起飛,有待籌資的企業紛紛觸發上市的需求。

    1970年,遠東會的成交額高達29億元,占當時香港股市總成交額的49%。其後,金錢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加上原有的香港會、遠東會,形成香港股市“四會”並存的格局。

    公司上市變得容易,股市成交活躍,恒生指數攀升到1971年年底收市的341點。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大牛,一派興旺。

    李嘉誠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萌發並籌劃將長江上市。長江實業上市時,擁有收租物業約35萬平方米,年租純利390萬港元;發展物業7項正興建或擬建,基保獨資擁有的地盤3個,合資共有的地盤4個。上市時將25%股份公開發售,集得資金3150萬港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