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周 家校合育

    周一:家庭教育未必那麽重要

    在與班主任老師聊天過程中,經常可以聽到一句話:家長一點兒都不配合學校。細細想來,這話不很公允,家長作為“納稅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將教育孩子的事委托給了專業機構和專門機構——學校。家長就如同是消費者,孩子是我們特殊的服務對象,學校要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就不能輕易指責家長不配合。我也聽到一些對家長帶有歧視意味的指責,比如我們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有很多的抱怨,說他們家庭教育很成問題,學生在區裏的統測中成績墊底,而且行為規範很差,缺乏教養,等等,反正沒有幾句好話。

    我想我們首先要端正教育觀念。每個孩子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無論孩子們的父母從事什麽工作,無論他們出生在哪裏,無論他們目前的處境如何,他們都應該接受良好的教育。我認為,一些專收外來務工子女入學的學校相比其他學校更有價值,因為這些學校更有機會彰顯公平教育的力量。教育,尤其是公辦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消除人與人、階層與階層之間的差距的。

    不過,我們也不要回避一個現實,就是這些孩子不好教。我想,用專業眼光來看待不好教的原因,如果做理性分析的話,可以總結為這樣幾條:

    1.與環境優越的孩子相比,社會經濟背景較差的孩子,往往不夠自信,自尊感比較弱,這會讓他們更容易喪失進取心。

    2.環境優越的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內容和方式,與學校更相似,而社會經濟背景差的家庭,價值觀念和行為標準與學校的主張差距較大,這使得外來務工家庭的孩子們在適應學校生活時,麵臨更大的困難。我們經常批評一些孩子不注意衛生,教養也不夠,可是在他們的處境下,他們關注點更多的是在生計問題上,那些對有閑階級有用的習慣和禮節,對貧困階層完全無用或基本無用。那些在惡劣環境裏求生存所必需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標準,在學校裏卻遭到歧視,甚至嚴格禁止,這對貧困階層是不公平的。而且,這種不公平的對待,是對孩子們的二次傷害,導致孩子們更自卑。自卑是最終使他們放棄進取的根源,也是他們對抗現有的教育製度的根源。家長和孩子們感覺到學校和教師向他們傳授的行為標準是無用的,也是虛偽的,這顯然降低了學校的吸引力,導致輟學或隱性輟學。

    3.家境優越的孩子比家庭條件較差的孩子更能延遲滿足,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就。所謂延遲滿足是指個體有能力推遲眼下的快樂,以便將來更充分地享受快樂。研究發現,推延滿足感和學習上取得成就是密不可分的,這在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而之所以社會經濟背景差的孩子更不願意延遲滿足,這與他們的貧困狀況有關,也與他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恐慌情緒有關。家庭條件良好的孩子顯然比外來務工子女更從容,顯然與他們有更強的安全感有關。

    此外,家庭文化差異也使得農村來的孩子與城市裏的孩子差異顯著,總體來說,城市文化是“陌生人”的文化,這種文化很注重規則意識,而鄉村文化是熟人文化,公德心要略遜些。我這裏無意比較這兩種文化的優劣,我隻是說我國城鄉二元結構長期存在,事實上導致了文化的隔閡,也導致了對鄉村裏來的孩子們的文化偏見,加劇了鄉村孩子對城市學校和教師的抗拒。

    我們想象一下,家庭社會經濟和文化差異條件下,農村的孩子要是能迅速適應城區學校的文化環境,並且順利地接受學校給予他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標準,那是不是這些孩子就得背叛自己的家庭文化背景?更為重要的是,如果不得不背叛自己賴以獲得存在感和安全感的文化背景,是不是逼迫這些孩子們成為“兩麵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