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周 文化氛圍

    周一:沒有文化支持都是白搭

    近年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熱門話題,“雙創”被視作中國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雙引擎”之一。李克強總理對中外企業家說,“創新不單是技術創新,更包括體製機製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中國30多年來改革開放本身就是規模宏大的創新行動,今後創新發展的巨大潛能仍然蘊藏在製度變革之中。”總理的這段話非常重要,把這段話的意思引入學校,就是培養創新人才要從製度變革中挖掘巨大的潛能。

    學校要培養創新人才,已經提了二十多年了,當初搞素質教育就說要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少學校都提出實行“創新教育”。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學校雖然都說要培養創新精神,可是在管理方麵總體上卻是要求“服從”的。學校的文化是等級和服從,卻要求課程和教學上能培養能打破常規並能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學生,這不是緣木求魚嗎?

    培養創新人才是需要整個學校,或至少在一個班級中形成一種鼓勵創新的文化,這種文化是“以學生為本”的文化。可是,“以學生為本”是一個大而無當的句子,紮紮實實地在抓應試教育也可以說這是以學生為本,說提高學習成績也是為了學生呀,因為如果我們培養的學生無法麵對考試,在這個學曆社會中連生存都會遇到危機,那麽這種教育是以學生為本嗎?

    所以說,要加深對“以學生為本”的理解,就要“學生”這個中心詞加上限定詞和中心詞。

    首先是加限定詞,即教育以哪些學生為本?是一部分?全部?每一個?無須調查統計,我們的教育就是以一部分學生為本的,也就是一部分更適應教育製度和教師個人價值取向的學生,他們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服務,因而也更受益;而另外一部分學生,他們被邊緣化,被置於教師的視野之外。這是現階段我國教育的基本特點,我們缺少為全部人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的物質基礎,即使具備了足夠的物質基礎,一些學校還缺乏掌握足夠技術基礎和具備足夠道德境界的教師隊伍,因此,當前教育無法為全部學生服務,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不過,“全部”和“每一個”是有差異的,全部是個集合概念,強調的是人的“普遍性”,而“每一個”強調的是個體的“特殊性”,教育“以全部學生為本”和“以每一個學生為本”的區別根本在於,前者受製於物質條件和人力資源,將人抽象化之後,使教育目標也抽象化,因而可能永遠無法實現。而“每一個”則將千差萬別的學生具體化了,具體化為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個性需求。在他們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需要,學校和教師以每個學生為本,就是具體地感受每個孩子需求的多樣性,盡力以自己的教育服務滿足他們的多樣化需求,從而使他們每個人感受各自不同的愉悅,我認為這是可以觸摸到的具體的目標,也是可以實現的目標。

    其次,我們為“學生”加個中心詞,即以學生的什麽為本?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必先在教育信仰上達成盡可能多的共識,即教育是人道主義的事業,在這一點上,教育與其他行業本質地區別開來。因此,中心詞顯然不是以學生“分數”為本,因為如果“分數”成為教育的目的,則“學生”將淪為我們達到功利目的的工具。那教育是不是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呢?我認為“發展”是一個值得玩味的詞,人的一生,從童年到老年,真是在發展著的嗎?機體在發展?智慧在發展?德行在發展?靈魂在發展?我看未必,“發展”是進化論思想的產物,姑且可以用於“經濟領域”或“物種繁衍”,卻不適用於文化、藝術等領域,不可以用於教育領域,甚至用於具體的學生個體身上。以為教育有能力促進人的諸多方麵的發展,是對人本身具備的寶貴本性的漠視。常識告訴我,人的靈性、創造性、好奇心等所有代表人固有特性的品質是不會發展的,反而可能隨年齡增加而衰退。人的智慧甚至也不會隨知識的增多而發展,而那些可以被測定的“發展”了的品質,隻有知識和技能了,因而,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並未見其現實意義。顯然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依然將孩子當成了“落後的”“欠發展的”“空洞的”物,而並未將人置於崇高的人道主義原則之下。童年、少年時代的孩子們在學校中永遠成不了欣賞的對象,他們隻是未成型的“半成品”而已。為了“促進”其發展,發展到我們認為應該達到的水平,我們可以不惜令學生們付出失去童年歡樂的代價。因此,“促進學生發展”依然可以成為抹殺孩子美好天性的借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