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理解學習

    周一:沒有學習就沒有學校

    暑假過去了,孩子們上學了,我們上班了。開學第一周,要迅速進入工作狀態。身體上要進入狀態,心理上要進入狀態,知識、情感和能力上也要進入狀態。

    有不少老師會感覺到開學的壓力。與別的幾乎所有的行業不同,教育行業的從業人員特別容易感覺壓力,也特別容易出現職業倦怠的問題。分析下來,可能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凡“取悅”他人的工作更容易承受壓力。教師要服務學生和家長,要揣摩別人、看別人臉色、使他人愉悅,有時候難免常常委屈自己,學會“委曲求全”,這就特別辛苦。教師這份工作,雖然在整個社會分工體係中顯得很一般,卻很有可能被推到風口浪尖上,要處理與學生的關係,處理與家長的關係,處理與其他利益相關方的關係,這就要善於掌握平衡,一些事明明不合理,可還得去做,而一些事明擺著很重要,可是卻未必可以由著你的性子去做,不僅不能做,甚至提都不能提的。老想著讓每個人都滿意,結果難免自己就不那麽滿意了。

    二是凡未來不確定的工作更容易承受壓力。人總是希望對未來有比較穩定的心理預期,每天按計劃去做事的話,會感覺很踏實;不需要隨時準備應對意外,這樣當然就有安全感。可是,教師工作卻總會遭遇“不測”,有太多的“突發事件”等著去處理。孩子們的安全問題特別讓人揪心,平時再怎麽戒備森嚴,磕磕碰碰總是難免;“上頭”下達的緊急任務也特別多,一些工作才布置下來沒多久,就急著要迎接“檢查評比考核”了,就急著要出成果了;臨時性的會議也真不少,手裏計劃好的工作常常會被打斷,在學校裏的那點時間就這麽被“碎片化”了。有的老師就感歎:“哪裏安得下一張安靜的辦公桌。”

    不過,教師這份工作即使有千般不好,可有一點卻是特別的好,那就是我們去上班的地方叫作“學校”,而學校是一個所有人一起學習的地方,有學習就有成長的機會,這就是學校的好。

    學校作為一個組織,與政府組織和企業組織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學校是一個學習的場所。這並不是說政府機構和企業都不學習,一些政府機構和學校也非常崇尚學習,甚至在創建“學習型組織”方麵做得比學校還好。可是,這些機構不會將學習視為目的,學習隻是這些機構達成其他目的的一種手段。學校雖然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其他方麵的目的,但總體來說學校就是一家專事學習,以研究學習和促進學習為業的機構。衡量學校成敗的唯一重要的標準,那就是“是否促進了學生的學習”,那些不能引導學生專注於學習,在幫助學生獲得學業成果方麵毫無建樹的學校,是不可以被稱之為“優質學校”的。

    學生在學校裏學習,他們雖然到學校裏來有種種事情要幹,他們要交友,要遊戲和玩耍,甚至還要幹幾件令成年人頭疼的“壞事”“傻事”,可是他們歸根結底還是來學習的。衡量教師的業績一項重要指標就是學生的學業成績,那些不能有效促進學生學業成績提高的教師,是無論如何不能被稱為是好教師的。雖然他們可能為學校做出了其他方麵的貢獻,雖然他們甚至論文寫得很不錯,或者公開課獲得了大獎,依然不能被稱為是個好教師。

    而且,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教師,本身也應該是一個優秀的學習者。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不愛學習的教師,一個不善於學習的教師,一個不以專事研究學習並親曆學習過程的教師,如何能勝任教師的工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