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楊府舊事這些年一直讓楊文鋒耿耿於懷,或許不隻是他,整個楊家都在為那件舊事而如鯁在喉,而當年將楊王喚走的正是這位當朝太師,這個當年和楊王一起打下整個天淵的男人。

    雖然說當年王妃殞命和這位徐博溫沒有直接關係,但是楊文鋒卻一直不相信當初這個人就僅僅是被蒙蔽而傳喚,而相同的是楊王應該也不相信,正是因為如此,自那件舊事之後楊王也幾乎再沒有和這位當朝太師打過交道。

    “好了,不過小孩子鬧著玩罷了,各自散去,今日之事不必再提!”徐博溫拂散那一刀之後朗聲開口,他這話一說出口翰林院那些學子供奉雖然心中不滿但是卻無人敢說什麽,都默不作聲重新走入翰林院中。

    徐博溫依舊立於空中,他俯視著地上那持劍少年眼神複雜。身為局中人他自然知曉當年這位孩子體魄根骨已然被毀再無法走上武道,但是如今看來怕是當初所有人都錯了,今日看到這孩子他也終於明白為什麽太子和寰後又都開始有了動作。

    當初楊文鋒從江湖歸來到後來和楊王聯袂上殿,這期間自然不乏有心之人的調查,而他徐博溫也有意無意看到過關於楊文鋒的信息。他當初從江湖而歸的時候還手無縛雞之力,如今不過兩三月便已然感知,這是一種何等恐怖的修行速度,加上如今此子展露出的各種實力,自然不免遭人忌憚。

    讓徐博溫不解的是當年他是看著這個孩子由天賦異稟到紈絝不堪的,其中緣由他也能猜出一二,讓他不解的是既然當初選擇韜光養晦那麽如今又為何選擇如此高調行事呢?

    就算是要給那些個暗中窺探算計沒有楊王的楊府的跳梁小醜一個警告也就罷了,如今竟然帶人來翰林院取人頭顱,如此行事是給誰警告那可就說不準了。

    “太師今日莫非要殺我不成?”楊文鋒拄劍而起,右手有意無意地放於劍柄之上,他看著空中的徐博溫眼神毫無懼色。

    “你父親兄長都不在玉陵,楊府之中便隻有你這麽一個楊家人了,該有些擔當才是,今日之事就此作罷,若再胡鬧可就過分了,按輩分你得叫我一聲徐叔叔,今後若有難處可來找我便是!”看著那和王妃長得七分相似的孩子徐博溫到底還是不忍過多的訓斥,說到底他心裏還是有些虧欠養家的。

    “既然今日太師不殺我,那我可要繼續破陣了!”楊文鋒嘴角噙著一絲冷笑,隨後他重新持劍而行,他自然知道徐博溫不可能殺他,他也清楚今日或許他也難有作為,但是他卻想要試一試。

    書上說,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可是今日他想做做那撼大樹的蚍蜉,忍了這麽多年,他楊文鋒今日就想一吐心中不快。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