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飯,媽媽給小良講了一個《燉肉》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星期天,媽媽加班。臨出門,媽媽交代說:“芳芳,你把牛肉燉上。”

芳芳問:“一共有多少?”

媽媽說:“2斤。上次你燉得不錯,這次我再給你說一下怎麽燉……”

“媽,我知道了,你上班去吧。”芳芳打斷媽媽的話說。

“好吧,你明白了,我就不說了。”

11點30分,芳芳燉上了肉。12點,她把鍋端了下來。

開飯了,媽媽說:“芳芳燉的肉一定很好吃。”

說著夾起一塊肉,卻不往嘴裏放。

媽媽說:“怎麽我看著這肉沒熟啊!”

“不會吧,我是按您上次的方法做的呀!”

“你燉了多長時間?”

“30分鍾啊!”

“怪不得不熟呢!你應該燉60分鍾。”

“不對啊,上次4斤,燉了60分鍾,這次2斤,不是30分鍾嗎?”

爸爸媽媽聽了,哈哈大笑。

故事講講完了,媽媽問道:“小良,你說芳芳錯在哪裏呢?應該怎麽辦才對?

小良想了想說:“我知道小芳錯了,錯在哪裏我不知道。”

“好啊,再想想錯在哪裏?時間用得對不對啊?”媽媽進一步啟發說。

“不知道,媽媽,告訴我吧。”

“再想想。”

“這個不好玩,說別的吧。”

在現實生活中,像小良這樣不愛動腦筋的孩子,可不在少數。那麽對於這些不愛動腦筋的孩子,父母該怎麽辦呢?

一、要培養孩子動腦筋的興趣。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因此,父母要以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去感染和影響孩子,要用自己對周圍事物的態度和情趣去影響孩子。同時,父母還要常常給孩子提一些問題,激發孩子求知的欲望,引導孩子開動腦筋加以解決。

二、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開動腦筋。父母對不愛動腦筋的孩子不可提出太高的要求,而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從最直接、最容易思考的問題入手,如比較兩事物的異同,然後逐漸加大難度,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遇到的困難。

三、將培養孩子動腦筋的興趣融進生活之中。父母要創造動腦筋的環境,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動,在活動中啟發孩子動腦筋,如搞家庭數學遊戲、家庭猜謎活動、家庭智力遊戲、中秋賞月晚會等,將數學、智力題融入活動之中。

四、可以讓孩子讀一些幼兒刊物,看《七巧板》、《藍貓淘氣3000問》等少兒節目,引導孩子動手、動腦。

五、可以帶孩子到大自然、社會中去感受生活,拓寬生活空間,通過邊觀察邊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孩子觀察季節的變化,觀察動植物的特征,耐心地解答孩子提出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