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智力的發育是否正常,在很多方麵都有體現,但是由於父母的忽略,大部分智力發育問題在明顯表現出來時才被父母注意到,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在早期養育的過程中,就要及時觀察孩子的各種表現,以便及早確定孩子的智力發育水平。

孩子智力發育障礙具體表現有:

四肢協調能力弱,會走路後兩腳依然相互亂碰,直到2~3歲仍出現。

視覺功能發育不佳,不知道注視周圍人和事物。

微笑出現的時間很晚,不注意別人說話,對聲音缺乏反應。

咀嚼晚,喂養困難,吃固體食物的時候,容易出現吞咽障礙和嘔吐。

不愛哭鬧、撒嬌,非常安靜。

正常孩子隻在3~4個月時,才經常躺在床上看自己的雙手,但智力低下的孩子在6個月後仍持續有這樣的行為。

正常孩子在6~12個月後,經常將東西放進嘴裏,當手的動作比較熟練時,就不再出現這一行為,但智力發育落後的孩子用嘴的動作持續到很晚,有時到2~3歲還把玩具放進嘴裏。

正常孩子在15~16個月後就不再把東西隨地亂丟,而發育遲緩的孩子持續的時間要長很多。

正常孩子在1歲時停止淌口水,有缺陷的孩子持續時間要長。

在清醒時,智力低下的孩子有磨牙動作,而正常孩子沒有。

智力低下的孩子有時需要反複或持續刺激後才引起啼哭,哭時經常發出喉音,有時哭聲尖銳,或是尖叫,也有時哭聲無力,正常孩子的哭聲常有音調變化。

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或興趣短暫、精神不集中、反應遲鈍是智力低下的重要特點。

智力低下的孩子多表現為多睡和無目的多動。

智力低下的孩子,到稍大一些,一直到小學低年級,一般就會表現為辨別力差、速度慢、辨別範圍窄;注意力渙散,甚至對眼前發生的事全無所知;記憶力差,記不住東西或記憶發生大量錯誤;語言發展緩慢,詞匯貧乏,缺乏連貫性。此外,在個性上表現為沮喪、寡趣,情緒緊張、壓抑,常對成人抱有敵意。

不過,在觀察上述行為之餘,父母一定要帶孩子去進行心理測驗,這種方法可以測查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但不能完全依照心理測查,給孩子的智力下一個絕對的定義。古往今來,被認為弱智的孩子成為科學家不是沒有先例,像上文提到的愛因斯坦、愛迪生都是如此。

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及早對症下藥,經過父母耐心細致的教育培養,肯定會有所成效,孩子的智力水平應當有所提高,說不定還會脫穎而出呢!

【親子樂園】

想一想:

下麵哪一項是“低能兒”的表現?

A.和小朋友爭搶玩具。 B.不好好睡覺。

C.感興趣的東西很少。 D.好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