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談賺錢:企業不贏利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1.企業不贏利就是在危害社會

    對於任何創業者而言,擺在其麵前的頭等大事就是贏利問題。如果沒有持續不斷的贏利來源,做大做強無疑是“南柯一夢”。很多人對商人、企業家有一種誤解,認為他們賺取了大量的財富,事實上那正是他們奮鬥所得,相反企業要是不能盈利才是個大問題。

    在史玉柱看來,企業贏利才是企業最大的使命。史玉柱說:“我覺得做一個企業,追求利潤是第一位的。你不賺錢就是在危害社會,對這個,我深有體會。我的企業1996年、1997年虧錢,給社會造成了很大危害。當時除了銀行沒被我拉進來,其他的都被我拉進來了。我的損失轉嫁給老百姓,轉嫁給稅務局。企業虧損會轉嫁給社會,社會再補這個窟窿。所以,我覺得,企業不贏利就是在危害社會,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一家企業賺錢了才能繼續經營下去,繼續為社會製造財富,企業的幾百名員工才能繼續工作。企業的首要職能首先是經營好企業本身,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解決好自我“造血”的問題,才是生存的第一步,在能夠生存之後,實現自身資產的增值、企業的持續發展仍為他們的頭等大事。

    2012年馬雲出席網商大會,他在會上表示:“不賺錢是不道德的,賺錢沒有錯,不應該有羞恥感,做企業不賺錢才應該有羞恥感。”同時馬雲批評那些不賺錢的企業,應該有羞恥感,應該去做公益比較好。做公益也要有商業的手法,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隻有這樣配合,企業才能走得久、走得長。潘石屹也說:“不賺錢的商人是不道德的,不賺錢你就隻能確保自己的生活,不能給員工好的工資福利待遇,不能給國家上繳利稅,不能給客戶帶來實惠。”

    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說:“一方麵,在一個健全的市場製度下,企業追求利潤、為客戶創造價值以及承擔社會責任之間,不僅不矛盾,而且是基本一致的。利潤,是社會考核企業,或者說考核企業家是否真正盡到責任的最重要指標。沒有這個指標,我們就沒有辦法判斷企業行為是損害還是幫助了社會。”

    雷軍講到當年創辦小米時的場景:“當初工程師來小米的時候,我講了很長時間,我說你們專心做技術,掙錢交給我。我已經打拚了20年,我絕對不會做對投資者對員工都不掙錢的事情,做企業不掙錢就是犯罪。”的確,企業要對投資人負責,要對員工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作為一個企業,你不盈利就是在燒投資人的錢,會麵臨隨時倒閉的風險,這對於員工們也是不道德的。在創業階段,社會不需要企業做出多大的貢獻,隻要能夠活下去就好,慢慢地實現自己的盈利,企業才能夠站穩腳跟。

    英特爾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格魯夫也說過,一個企業家賺錢叫道德,企業家不賺錢就是缺德。相反,如果企業家不賺錢,肯定會給社會、給家庭、給個人、給團隊、給員工造成嚴重傷害的。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在遵守法律和社會公德的前提下,努力地去賺錢。雖然不能金錢至上,但一定要敢於掙錢,善於掙錢。用一句最直白的話說就是,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標,什麽都別想,好好活,好好掙錢,這是創業者最大的生存智慧。

    在一次演講上,美圖秀秀董事長蔡文勝說出他創業的看法。他說:“基本上中國所有的創業大賽,做的項目都是往理想上去靠,說得堂而皇之,要公益、事業、改變人類,這些都是扯淡,隻有在你賺到錢後第二階段才能實現。比如,在徐小平和我賺到錢後的這個階段才可能去實現所謂的公益、理想。十幾年前,我就隻想賺錢,大家不用害羞說你想賺錢,賺錢才是首先需要想的!企業怎樣讓自己先賺錢生存,讓員工有工資可發,是你必須要思考的。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能拿到錢,花出去也要想好能不能賺到錢。”

    企業家可以追求低成本,這是一個老板應該有的態度,對小生意來說,省的錢就是賺的錢,斤斤計較是必需的。做企業一切都要以賺錢為前提,該不讓利的時候就不讓利,自己先把錢賺到手,開始發展壯大,再去通過自己的力量做一些慈善事業,這是對企業、對員工、對股東、對社會真正負責任的做法。

    2.“我永遠隻做暴利行業”

    史玉柱的商業領域是不做微利,在《中國經營報》主辦的一次企業競爭力年會上,他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回避微利業務;第二,經營者應通過創新和技術使自己產品的利潤提高。方法包括成為行業第一以獲得更高利潤。腦白金、黃金搭檔與征途,莫不如此。

    史玉柱很坦誠,他做商人就是要賺錢,而且是要賺大錢。史玉柱說:“商業是什麽?商業的本質就是在法律法規許可範圍內獲取最大利益。我是一個商人,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危害社會的前提下為企業賺取更多利潤。要一個商人既要賺錢又要宣揚道德,那不是商人,而是慈善家。”

    所以史玉柱經商從事的三大領域全都是“暴利行業”,保健品、網絡遊戲、投資銀行。有資料稱,網絡遊戲產業的毛利率高達50%以上,最高甚至達75%,淨利率也在25%~50%之間。一方麵,廠商隻需對網絡遊戲進行維護與升級管理,無須廠房、倉儲與製造,大大節約了成本。目前國內最火的騰訊遊戲每個季度都能為騰訊貢獻百億以上的收入。

    獲取最大利潤是市場經濟中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最高願望。但獲取最大利潤不一定就是給單位產品製定最高的價格,有時單位產品的低價,也可通過擴大市場占有率,爭取規模經濟效益,使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獲得最大的利潤。

    史玉柱曾經說過:“高利潤一方麵來自提高銷售額,另一方麵是靠降低成本;而提高銷售額靠的是銷量的提升和維持較高的產品價格,銷量的提升和維持較高價格主要靠的是企業的差異化。”

    從巨人漢卡到腦白金,再從腦白金到網絡遊戲《征途》,很多人認為,史玉柱第一次創業之所以能夠成功,失敗後又能東山再起,主要是因為他對暴利行業的追逐。對於將保健品市場攪得風生水起的史玉柱來說,2003年,他將旗下黃金搭檔公司的大部分股權賣給了四通公司,雖然外界依此認為他想放棄保健品改投其他行業,但是他卻當即對此予以否認,稱其仍是四通公司的CEO,不會放棄保健品。史玉柱強調,網絡遊戲目前在IT業盈利水平最高,作為一個投資人來說,追逐利潤才是天性。

    企業營銷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高利潤,以此贏利。然而,企業在為自己產品定位的時候,不能僅僅以成本為依據考慮產品的定價。成本隻是產品定價的一個參考因素,更重要的還是要看自己所銷售的產品是什麽,在市場中占據什麽樣的地位。

    企業形成高利潤往往有這樣幾種模式:壟斷行業、高科技含量、品牌知名度、資源占有、人才資源等。高利潤主要來源於創新所帶來的優勢,企業是否具有把握機會所要求的核心競爭力才是關鍵。因為未來市場的機會將會變得越來越少,而且控製機會的競爭確實越來越激烈。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充足的資源、組織文化和核心競爭力,成功的機會可能變為零。

    當然,企業在追逐高利潤模式的時候,同樣的風險也會大很多。這也就要求企業在追求高利潤的過程中能夠有一套完善的經營體製來支撐,並且還要有可規避高風險的辦法。

    史玉柱表示自己從來不做微利,他有他的理由,他認為微利將對管理層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時微利就難保證產品自身質量。史玉柱說:“微利的企業整天想壓低成本,所以微利的產品質量我覺得很難完全保證。微利企業的售後服務不可能跟得上,因為他微利。比如腦白金一年有龐大的售後服務隊伍,在全國各地180座城市設了社會服務點,因為我有利潤可以做到,但是微利不可能為一個產品花幾千萬做這個服務。如果是一個微利的產品就不可能提供很好的利潤進行產品的創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往往是不足的。所以我覺得一個企業,應該避免做微利的產品。”當然,這是史玉柱的觀點,還有很多企業追求“薄利多銷”,屬於經營理念的不同,並不是暴利行業就一定比微利行業更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