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瞧了眼時間,已經夜裏十點半了,可由於這條街的娛樂場所多,隨著夜深,街道上的人也漸漸的多了起來,我坐在馬路邊的樹叢下靜靜的等著,如果真的是鬧鬼,或許需要等到子時才能一探究竟。

    果然,過了有半個鍾頭的時間,馬路對麵一家牌匾上寫著‘永源當鋪’燈亮了,一名身穿古代服飾的年輕活計他手拿著一個花圈出了大門,隨後很自然的擺在了門口。

    這可就奇了怪了,這家店鋪明明寫的是當鋪,可他放花圈幹什麽?腦子裏搜索著各種各樣的民間傳聞,總覺得好像在哪聽過,卻又一時想不起來是。

    觀店鋪裝修古樸,而它周圍商鋪,卻無一間亮燈,唯有它孤零零的矗立在街邊,多多少少與四周現代化的城市顯得格格不入,大門口的門邊兩端,左右懸掛著兩盞紅燈籠,微風吹過,燈籠左右搖擺平添了幾分神秘。

    掐滅了手裏的煙我走到街邊,整條街在寂靜的夜裏,除了醉酒嬉笑的男女外,還有一些個不回家的青少年,他們背著書包,漫無目的的行走在路燈下,乍一看好似完全沒有靈魂的軀殼。

    當我準備進當鋪一探究竟的時候,忽然一名背著書包的少年邁步進了當鋪的大門,想起今天老王對我說的事情,我為少年捏了一把冷汗。腳下步伐不由的加快了,到了古代當鋪對聯的近前,那個大花圈格外的紮眼,古樸的門派上左右兩副金漆對聯,上聯是:南北集珍集南北,下聯是:東西當鋪當東西,整間當鋪除了門口的花圈外,一切都顯得是那麽的平常不過了,心裏雖說奇怪,可我依然邁過了那高大的門檻。

    咱們說當鋪這行的祖師爺,估計大家打破腦袋也想不出來,其實它最早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當時的佛教昌盛,全國上下不論士農工商皆信奉佛教,再加上一些個和尚大肆宣揚什麽福報、果報、今生舍得財富,死後能上西天。於是,那些王公貴族和大富豪們都向寺裏捐款,動輒金銀過萬,財寶不計其數,甚至良田美宅也毫不吝嗇。

    因此,當時全國的有將盡三成的財富是掌握在那些肥頭大耳的和尚手裏,後來和尚裏麵有聰明人,為了利用自己手裏的財富,更好的經營寺廟,恰逢南北朝時期的國家不安定,他們就發明了一個行業,叫‘質庫’。剩下的事情也就和大家想的差不多,放高利貸又簽訂抵押文書,利用因果報應使一些權貴不敢報複,何況當時的帝王崇尚佛教,使這一行業流傳千年。好比現在放小額貸款的童鞋,其實更應該拜拜佛祖,因為和尚可是這行的祖師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