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既然答應了賴長購置機器,左宗棠就寫信請在上海的采辦委員胡光墉幫忙采購織呢機器。胡光墉便選擇向德國購進全套織呢機器,並聘德國織呢製造家石德洛末和建築師安克以輪船押運整套機器來華。從德國越洋來華不難,但難就難在把這些大型機器運往蘭州。當時上海的《大清國》雜誌對左宗棠從上海運載織呢機器回蘭州有過一段詳細記載:

    機器係裝在一條貨船上,由招商局的輪船在1879年拖運到漢口。在漢口又將這些機器用民船水運、又由人們背運到蘭州府。有些機器非常重,而且難運,所以鍋爐得拆散了一塊塊地運,山路有時得開鑿了然後才能把大件的機器搬過去。

    終於,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全套織呢機器才順利運到蘭州,織呢局得以於1880年九月開工,中國第一家紡織工廠就此誕生於比較貧瘠的中國西北。織呢局任命石德洛末為洋總辦,聘用13名德國技術人員作為織呢的骨幹。蘭州織呢局就這樣在四方矚目的情況下開工了。

    左宗棠對它寄予厚望:

    蘭州織呢局結構宏敞,安設機器二十具,見開織者尚隻十具,所成之呢漸見精致,中外師匠及本地藝徒率作興事,日起有功。……蠶絲織呢等局雇用中外師匠及辦理局務華洋各員弁,有實在出力著有成效者,應由劉錦棠,楊昌濬隨時匯案奏請獎敘,以示激勵,庶幾人心競奮,利無不興矣。

    然而,盡管大家對它信心滿滿,但實際生產狀況卻並不理想。原預計每年可紡織六七千匹布,但實際不到三千匹。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所織成品質量太差,幾乎沒有銷售市場。另外,挑揀羊毛的人工成本高、運輸成本高等問題都使得銷售的價格高於洋呢。對於消費者而言,人們雖然有一顆愛國心,但是也總以物美價廉為主要標準,因此鮮有人光顧蘭州織呢局織出的衣物。麵對艱難現實,盡管左宗棠極力支持,但“局中安置了一大堆冗員,幹領薪俸”的蘭州織呢局最終還是因為成本高、成品質量差、沒有銷路而於1884年倒閉關停。從開工到關停,曆時僅為4年多時間。

    對此,近代維新思想家陳熾如是總結:

    左文襄前任甘督,亦嚐購買機器,仿織呢絨。然牧場未立,風氣未開,萬裏甘涼,艱於轉運,資本大重,不利行銷。

    陳熾的總結可謂精辟到位。左宗棠做事向來謹慎,尤其是在行軍打仗上素來講究事先做足充分準備,不打無準備和把握的仗,但是在設立民企方麵,他雖然事先多方考量,卻終究因為沒有經驗而試驗和預料不足而失敗。不過,他的失敗卻是一種成功。

    首先,作為開風氣之先,蘭州織呢局雖然失敗了,卻提供了經驗和思路,並開啟了人們的視野與創業熱情,為推動洋務運動創辦民企以求富裕起到了先鋒作用。這和他率先倡辦福州船政局、西安機器總局、蘭州製造局等軍工企業一樣,皆為國內辦廠、開企,以實際行動興業救國富民的創舉。不管成敗如何,僅憑“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氣引領國內率先進入機器時代,左宗棠則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