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索斯諾福齊仍然以試探的口吻詢問左宗棠需不需要購買俄國軍火武器,左宗棠以軍備充足為由斷然拒絕,在俄使麵前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強有為,對列強不崇不媚的民族尊嚴。而且,左宗棠知道,俄國願意提供軍火支援,並不隻是想趁火打劫,從中撈一筆這麽簡單,這背後,隱藏著的是俄國和英國的矛盾競爭。

    原來,西方,尤其是歐美國家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以強大的機器生產形成極大的生產力,國內的銷售市場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生產供給,因此他們需要更大、更廣闊的市場,而這市場,就是此時還處於落後的農業生產的東南亞居多。英國搶占先機占領了印度,使其成為英國最大的傾銷市場。俄國看到英國步步逼近,也加緊對亞洲國家的侵略,以達到他們市場傾銷的目的。為此,俄國看準中國這塊肥肉,以新疆伊犁為突破口,打算逐漸占領新疆,然後把爪牙伸向中國內陸。不過,在俄國霸占原屬清廷藩屬國的浩罕之前,浩罕已經派出阿古柏將軍控製了新疆大部分地區。對於侵略祖國浩罕的俄國,阿古柏由是極為痛恨,並不願意提供通商市場給俄國。即使後來俄國以武力威逼他簽訂了通商協議,他也在暗地裏多加阻撓,致使俄國在中國並沒有獲得理想中的通商特權。而英國見此,主動為阿古柏提供軍火支援,阿古柏也甘心附逆其下。這無疑就是把俄國排擠在外,因此,英國支持阿古柏,俄國便希望通過給中國提供軍火支持,以此要挾中國聽命於他,從而達到他敲詐勒索以及蠶食中華國土的目的。而早在提出為左宗棠提供軍火支持之前,他就和白彥虎達成交易,悄悄為他提供武器以進攻清軍。誠然,俄國使的是一石二鳥之計,他希望提供給中國作戰雙方武器,不僅想從中攫利、操控、勒索,更想坐山觀虎鬥,讓雙方鬧得兩敗俱傷好讓他坐收漁翁之利。

    不過他碰了個硬釘子,左宗棠深知俄國的兩麵派作風,沒有向俄國尋求幫助。索斯諾福齊隻好作罷。果不其然,後來俄國看到清軍進展迅速,便放棄原來的一石二鳥之計,全然支持阿古柏及其餘部的抗清行動。

    這隻是蘭州製造局的一個小插曲,然而正是這樣的小插曲,顯示了左宗棠等中國將領的昂然氣概,並側麵證明了蘭州製造局在清軍收複新疆的重要作用,以及洋務運動中創辦軍工企業以自強的顯著效果。蘭州製造局從左宗棠備戰新疆開始,一直經營到新疆軍務結束便暫時關停了。後來,因為訓練新軍的需要,清廷又於1908年重新開辦蘭州製造局,並移址到城內小倉子,更名蘭州機器局,仍然製造槍炮彈藥。再後來,民國初期,蘭州製造局又經過幾次移址或更名,但仍然不變的是還以製造槍支彈炮為主。一直到新中國成立,蘭州製造局先更名為蘭州人民機器廠,後在大規模改建之後最終定名為蘭州通用機器廠,現為蘭州通用機器製造有限公司。

    從1872年成立之初到新中國成立以來,蘭州製造局曆經77年的坎坷風雨,一直都擔任著保家衛國的職責。雖然新中國接手以後,蘭州製造局經過更名重置,由原來專門生產槍支彈炮的軍工企業轉而為之現在的生產成套采油機械設備的大型機器製造企業,但是左宗棠創辦蘭州製造局的初衷,和企業本身數十年的精神使命,卻一直深刻在人們心中。創軍工以自強,蘭州製造局總算不辱使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