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會試未第之後的左宗棠,不再癡迷於科場,決心要靠自己的學識養活自己和家人。對於古時候的讀書人來說,不能入朝為官,則退而為師,做個清貧教師。左宗棠此時,便接受舊時的老師巡撫吳榮光的盛情邀請,到醴陵淥江書院做山長。所謂山長,即當今稱之為老師者,隻不過,因為書院薪酬菲薄,教師難招,左宗棠還兼任書院負責人。

    對於這份工作,在別人而言可能就是苦差事,而在左宗棠而言就是一份神聖的職業。薪酬低,左宗棠不在乎,他知道,國泰民安不是單靠自己就能達成的,要完成大願,必須有更多源源不斷的有誌之士,因此最要緊的還是要把下一代教育好。學院的生源主要是少年,相當於現在的中小學生,但是左宗棠對他們的要求並不因為年齡幼小而放鬆。他給每個學生都發了一本日記簿,要求他們把每天的學習所得和疑問都寫在上麵,並且經常檢查學生學習進度,對於懶惰者扣以膏火獎勵勤勉者。這樣一來,大家都知道這位左山長的嚴格,輕易不敢懈怠。

    這一年,聞名遐邇的兩江總督陶澎回湖南安化掃墓,途經醴陵。說到陶澎,時人無不景仰備至,因為他為官清廉護疆衛國,生活作風正派,知人善用愛才惜才,學識頗有主見,為人更剛正不阿、謙謹有禮。當地知縣為了招待好這位省部級官員,特地投其所好,在其投宿的公館門前請左宗棠書寫了一副楹聯:

    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

    而且,在公館廳堂,知縣也掛上一幅山水畫,請左宗棠揮筆而就又一副對聯:

    一縣好山為公立,

    兩度綠水俟君清。

    陶澎看到這兩副對聯,連連讚賞,忙問何人是作聯者。原來,門前的楹聯是有典故的,而廳堂的對聯不僅配合山水畫的畫境,更隱喻了陶澎的功績和清廉。如此好文采,又深得陶澎之心,自然讓本就愛才惜才的陶澎激動不已。所謂“印心石在”,是指陶澎家門前有一口綠潭,潭中穩當當藏著一枚印心石,現在這枚印心石還靜靜地坐落潭中。而在一年多前,道光皇帝在一年間連續十餘次召見陶澎於皇殿之上,並親自為他書寫了“印心石屋”的牌匾。印心石屋,是陶澎小時候讀書的地方。這段典故,讓許多人為之豔羨,也成為他家鄉的美談和他自己的榮耀。如今,左宗棠這一句“印心石在”,則不僅實寫了印心石和老宅仍在的事情,亦讓陶澎不必過憂,更暗讚了陶澎數十年如一日,作為官員一心為民請命,不負眾望的豐功偉績。而下聯,則表達了家鄉人對陶澎回鄉的激動和歡喜。廳堂的對聯,也同樣讚其清廉,實事為民的功德。

    陶澎看後,越發覺得寫這副對聯的人是個難得的人才,於是便問知縣是何人寫就,得知是左宗棠所寫,更迫不及待要左宗棠前來見他。左宗棠雖然尚未取得功名,也還未做得什麽大事件,但是他的名聲,陶澎還是略有所聞的。這也難怪,胡林翼是他的女婿,賀長齡是他的下屬,他們都與左宗棠相交甚好,早就在陶澎麵前時常提起左宗棠,激賞其才識和誌向。陶澎聽聞左宗棠現在淥江學院做山長,便急想見上他一麵,好看看他到底是如何地了得,也好為朝廷再獻上一個難得的人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