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幾代前人開創了基業,並掃除了諸多障礙,似乎接下來隻要坐收其成便可了。其實不然,要開創一代偉業,就比如登上一座崇高的巔峰,前人的努力和成果隻是到達這座巔峰腳下的石子路,從山腳逐漸攀登頂峰,則必須付出比前人更大的努力。

    康熙皇帝年幼時被安排了四位輔政大臣,他們分別是索尼、鼇拜、遏必隆和蘇克薩哈。在這四位大臣之中,鼇拜是最具實權和野心的,他無視康熙帝,以為其年幼無知難以成大器,因此囂張跋扈,很多朝政大事往往先斬後奏,實質就是獨斷專權。康熙帝雖然年幼,但這一切都早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就等著有朝一日時機成熟之際,一舉擒獲鼇拜,奪回實權。康熙八年,康熙帝獨召鼇拜入宮,智擒之而數其罪責三十大條,將其家產沒收並罷官投入大牢,最終致其死於牢中。自此,康熙帝便可放開手腳,大展雄才。

    擺在康熙皇帝麵前的,首先便是軍事和政治問題,說白了就是鞏固政權。早在順治年間,雖然西南抗清力量已清,但是台灣未收複,邊疆仍存在諸多其他少數民族擾境等問題,這些都對清王朝的穩固有著不可小覷的威脅。因此,康熙帝首選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加強皇權和中央集權,把當時存在的三藩割據勢力收回。

    何謂三藩?原來這所謂的三藩都是當時降清的明將,清朝為安撫他們,特準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等三人分別駐防雲貴地區、廣東地區和福建地區,並分別分封為平西王、平南王和靖南王。此三王,各自割據一方,雖然名義上順服清王朝的統治,但實際上為霸一方,康熙皇帝認為他們不利於清王朝統一政令的執行,勢力之大已經超出原屬的範圍。因此,找準機會除卻三藩,一直是康熙皇帝所等待的。

    恰好,尚可喜此時告老還鄉,奏請皇上準許自己的兒子尚之信繼承平南王的王位。按照慣例,這是沒問題的,耿仲明早就把王位傳給了孫子耿精忠。但是如此天賜削藩的良機,康熙皇帝怎麽可能錯過呢?他告準尚可喜還鄉,卻要收回平南王的權力,因此觸怒了吳三桂和耿精忠。最後,在1673年,即康熙十二年,吳三桂率先起兵造反,耿精忠和尚之信,以及其他共十餘省將士聯合策反,南方一時間淪入叛軍手裏,三藩內亂至此展開。康熙皇帝並沒有被此嚇倒,而是審時度勢,采取一邊重點平定吳軍,一邊安撫另外兩藩及其他叛亂勢力的策略,經過艱難的八年之戰,最終以吳三桂病亡,清軍攻破其最後防線告終。

    三藩之亂已平,中華內陸政局基本穩定,剩下的就是台灣和邊疆問題。經過兩年的休整、發展生產和精兵勤政,於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受命收複台灣,劃歸台灣為統一的清王朝一府。與此同時,對於俄軍侵占我國東北部尼布楚和雅克薩等地,康熙皇帝一並解決,以《尼布楚條約》劃清中俄邊境,收複部分東北失地。此後,三次出征入侵西北部喀爾喀蒙古的噶爾丹,派兵援助西藏擊退入侵者等,進一步鞏固了邊疆的安穩。

    政治穩定,其次便要發展經濟。和順治皇帝一樣,康熙皇帝禁圈地、鼓勵開荒、減免賦稅,並較此前措施更為明確和嚴厲。比如賦稅減免上,一來免征荒地田稅,二來免征災民賦稅,這樣一來便既發展了經濟,又籠絡了人心,穩定社會。此外,治理淤塞、水患嚴重的河道,也是康熙皇帝的重任。黃河水患是數千年來的疑難雜症,在康熙年間黃河決口事故頻發,康熙皇帝特任官員專門治理黃河,並六次南巡親臨指導治河事項。在當時而言,河道是重要的行商之路,也是農業生產和人民安康的重要保證,因此治河即是發展經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