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等人近30年的沙場征戰和改革變通,清朝完成了建權立國的興起時期。正是這30年左右的時間,為後來兩百多年的統治奠定了軍事、政治、經濟、民族等多重基礎,以使其在外強扣關之時還能苟延殘喘近百年。

    清朝興起並一統中華大地,開創了中華最後一個帝國,接下來便是艱難而偉大的發展時期,由此而開創了享譽世界的康乾盛世。順治帝的統治時期就是一奠厚基的發展時期。

    順治皇帝福臨在位18年,6歲即位,在1650年前六七年間一直由叔父攝政王多爾袞主力輔政。多爾袞是位很有魄力、智勇雙全的人,早期在與皇太極皇位之爭時因家道中落而無果,待皇太極去世之後與皇太極長子豪格爭奪皇位之時又拒絕了當皇帝,而共同選舉了皇太極第九子福臨上位。此後,多爾袞便假借年幼的順治帝的名號,以輔政的名義手握朝廷實權,很快就揮兵挺進中原,大敗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終於完成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未竟的夙願。而在入主中原之後的幾年時間,多爾袞勵精圖治,並以極大的魄力效法明朝的官製,製定清朝官階,還頒布了清朝法律,減免明末規定的一些賦餉,對處於較邊遠地、仍在奮力抗清的力量進行無情打擊、抗壓,而對多年的政敵豪格和兩黃旗大臣,更是以非常手段進行壓製。內理朝綱,外壓強敵,肅清政敵,一統全國,這就是多爾袞攝政並入主中原後為年幼的順治帝立下的固國強基的有效措施。

    多爾袞終生都沒有實現皇帝夢,更在人生最鼎盛時期命喪他地。那年他39歲,而順治帝則13歲,正處於叛逆期的年齡。不過,生在皇家,貴為帝子又年幼登基,順治帝沒有平常人叛逆撒嬌的權利。多爾袞一死,順治帝福臨便以少年天子的身份正式統領朝政。雖然有了多爾袞和眾多開國元勳的忠心護國在前,到了順治帝攝政時期,民生已基本康定,但多爾袞生前留下的殘局,比如西南抗清農民力量、東南抗清鄭成功部隊和諸多弊政、民族積怨等,尚需很大的力氣和時間去治理。順治帝雖為少年,但年幼即位並由多爾袞等多位叔父、大臣全麵培育,他早就少年老成。

    因此,親自執政之後,他為了解決多爾袞與政敵豪格派之間多年的恩怨,把多爾袞削爵除宗,一舉定為謀反叛逆的罪人,從而安撫了皇室的紛爭。而對外,軍事上對於抗清力量采取抗擊與誘降相結合的政策,成功消滅了西南抗清力量,把鄭成功驅趕到台灣,從而基本完成了一統的帝國。在政治上,力除多爾袞留下的弊政,罷免懲處貪官,挑選廉吏為官,嚴禁太監幹政,一清朝野風氣,並下令禁止圈地,很大程度緩解了民族積怨。而在經濟上,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大力發展生產力,如發展農業、墾荒、規範並減少賦稅等。

    順治皇帝的係列措施,從內政外患、軍事、經濟、賦稅等各方麵力除弊端,為康乾盛世的到來直接開創了良機。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病死,卒年廿三,眾人於是推選其第三子玄燁即位。這就是後世所稱頌的康熙皇帝,曆經百餘年的康乾盛世正是由其而始。而中華帝國最後餘音的最強音,也就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清朝最大有作為的皇帝統治期間發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