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敏

    摘要:美育是一種培養人的內在體驗和價值感受的教育,旨在通過美的對象的形象性與生動性特征來感染、熏陶、浸潤和激發受教育者的內在精神,培養與塑造全麵發展的、理想的社會人。與人類教育的其他學科相比,美育能從根本上提升和改變人的生命品質,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教育。

    關鍵詞:美育 理想人格 生命品質 寓教於樂

    美育即審美教育,一種培養人的內在體驗和價值感受的教育,與重在獲得生存技能的一般教育不同,審美教育是通過美的對象對人形成的感染、熏陶和浸潤作用來激發人的內在精神,從而塑造理想的、具有健全人格的社會人。用當前的話語表述為:為社會培養“四有”新人。按說,愛美是人的天性,或者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皆知美之為美醜之為醜,何須教育?

    其實,在日常社會生活中,人們常稱之為美的東西,並不一定是美育中所指的“美”的含義,它可能是真,或者是善。因為真善美經常糾纏在一起,難分彼此。如孩子們天真的遊戲,情侶間真誠的愛情表白,率真的性格等等,這些是人的本性的自然、純真表現,我們稱其為美是因為它體現了人性的自然狀態,與社會生活中人性的複雜、偽飾、功利等截然不同。再如風花雪月作為自然現象,是受自然規律的支配變化和發展的,作為客觀實在,它體現了自然之真,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也不依賴人的喜好而存在。隻有人們觀賞它時,它的審美潛能才得以實現。這說明美是以真為基礎的,沒有真,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據;同時,美還以善為前提。在中國審美曆史上,美與善在很長時間內都是不分彼此的。《論語》裏講“裏仁為美”,當子張問“何謂五美”時,孔子說:“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這裏的美講的就是善。據統計,《論語》中講“美”字共十四次,十次是“善”和“好”的意思;墨子也認為合“萬民之利”才是美的標準,在《非樂》中他說:“是故茲墨子之所以非樂者,非以大鍾、鳴鼓、琴瑟、竽笙之聲,以為不樂也;非以刻鏤華彩文章之色,以為不美也……然上考之,不中聖王之事,下度之,不中萬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為樂非也!”墨子這裏也是將功利、有用、善作為美或美的標準,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將身體感官的快感稱之為美,這都是基於善的表達。

    盡管關於美及美的本質問題,美學界一直處於爭論之中,但對美與真、美與善善的關係卻基本能達成共識,既美與真、善相互聯係又相互區別。具體說來,美是對象的真、善品質的外顯,是真與善的形象化表現。美的這種物質化形態使其具有了符號特征,美正是以符號的形式向人類傳達其內在意義,人類通過符號表達人生的美並構建相互溝通的美的世界;同時,美呈現為活的形象,具有極強的感染性力,即具有感動、渲染和激勵人的情感的特殊力量。它能使人產生超越現實功利的精神快感,體驗到精神的愉悅、解放和自由。相對於現實世界,美是一種永恒的召喚,給人以無言的慰藉和不可名狀的愉悅,童慶炳先生曾將人的審美瞬間稱之為“苦難人生的節日”,正是對審美境界的中人的精神狀態的準確描述。在審美狀態中,人暫時擺脫了功利的困擾,忘卻現實的苦難與悲慘,在人類共通的情感觸動下,澄心淨澈、物我兩忘,敞開高潔的情懷,體味生命的意義絕對的精神自由。審美對人類精神有如此重要的意義,所以美一直成為人類所追求的目標。雖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並非愛美就能知美,愛美就能發現美和欣賞美。法國藝術家羅丹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愛美固然是人的天性,但天性並不等於素養,要認識美、發現美和欣賞美,必須借助於後天的審美教育。因為,美的呈現依賴於人的審美欣賞,而人的審美能力是實現審美欣賞的前提和基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