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平

    摘要: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的地位與作用、學生的學習態度與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重新對教師在新形式下的角色的定位,正確把握和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在現代教育環境下對大學教育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網絡環境 師生關係 角色轉換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通信技術的發展,以及校園網的建設和普及,學校的教學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形成了網絡教學環境。這種教學環境,一方麵是對傳統教育單一的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挑戰,呈現出一種開放性、創新性;另一方麵是對單純的以教師為中心呈現教學內容,學生被動或機械練習的教學雙方的挑戰,呈現出個性化、自主性。網絡環境下的多媒體教學,重新認識和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網絡環境下教學的新特點

    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與傳統的以“教”為中心的教學完全不同,教學模式和教學過程的變化使教學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具體而言:

    (一)教學內容的擴展

    大學強調綜合、廣博,提供最高的教育,強調人文教養、人文底蘊、人文積累與科學自由精神,如果僅僅靠課堂教學難以達到這種目的。通過網絡,教學內容已從書本擴展到社會的各個方麵。這樣,豐富和擴展了書本的知識,學生可以獲得書本以外更多的學習資源,可以學得更靈活豐富。

    (二)教學形式的變化

    信息技術的應用,打破了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取而代之的是課堂教學、網上教學、小組合作式討論、個別化教學並存的模式。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校園網學生論壇進行專題討論,開展網絡答疑等形式,對青年學生的全麵和諧發展、專業知識訓練、自我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三)學習方式的變化

    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學習知識,通過校園網絡,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去主動建構知識、培養能力。網絡環境促進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自主性和充分的學習自由。

    (四)興趣的多元化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學習更注重在綜合全麵掌握知識之上發展個性專長,圍繞著興趣點深入探究某一學科的理論,甚至達到一定的層次相當的水平,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二、網絡環境下學生的學習狀態

    網絡環境下,學習環境的變化更進一步促成學生多元化的發展,根本性地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呈現出明顯的態勢:

    (一)自主性

    大學生能自覺地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支配、自我調節和控製,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並利用內外兩方麵的積極因素,主動地去認識、學習和接受教育影響,積極向老師質疑。請教,要求答疑,相互研討,已達到自己所預期的學習目標。

    (二)能動性

    能以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認知結構和情意結構去主動地同化外界的教育影響,對它們進行吸收、改造、加工或加以排斥,使新舊知識進行新的組合,從而實現主體結構的建構與改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