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如何強化校園隱性文化的管理功能呢?校園隱性文化是真正無聲無息對師生員工發揮潛移默化作用的校園文化部分,是告誡人們如何自律的根本,是較顯性文化更深層次的校園文化部分,看不見摸不著,因而校園文化的建設難就難在隱性文化的建設上。

    學校管理者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要在藝術的建設物質文化環境、發揮校園文化的潛在性、規範性功能的同時,精心的創造精神文化氛圍,發揮校園文化的激勵性和導向性功能。所以,學校管理者一定要認真分析研究本學校固有的文化特征,找出學校的優良傳統和不良習慣與作風。正確認識現有的校風、教風、學風、管風,深入了解師生員工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和思想要求、行為習慣,正確分析管理觀念和管理方法,從這些方麵把握學校的文化特征,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人文精神、高雅的情趣品位來設計規劃校園文化的各項要素,建設積極向上、有朝氣、有品位、學習型、創新型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建設的規劃是相對不變的,規劃的實施要有序性分段落實,重點強化養成。

    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在“真”和“實”上。“真”就是實事求是來真的,“實”就是認認真真落到實處。校風、教風、學風、管風的建設應重視基礎教學,使文化課和專業課充分發揮起自身功能;重視學生全麵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強調學生的個性和獨特性,而不能以學習成績的高低評價學生的能力;重視學校道德教育的滲透,提出校訓口號以及明確學校發展的遠大目標,促使師生員工形成“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責任感,使他們具有較強的奉獻精神,關心集體,關心他人,品德高尚,行為文明。

    校園文化是師生員工共同創造且共同享受的,無處不在,它滲透在全校師生員工的全部行為和人與人的關係當中。校園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安排自身活動、選擇自身行為方式的需求,這就決定了學校群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要參與校園文化的建設。參與性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校園文化的建設必須著眼於學校的全體人員,要形成人人議論、人人參與、人人引以為豪的氣氛。

    學校的每一個人既是客體又是主體。學生的成才、教師的成就,不僅取決於他本身的才能學識,而且取決於他所屬的群體的整體效應。認識到了這一點,校園文化的建設才能健康發展,否則就不具有生命力,成為紙上談兵,因此學校管理者是關鍵,他們是倡導者、領導者、協調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起著示範、導向的作用。他們不僅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無私的寬闊胸襟、高昂的工作熱情感染人、凝聚人、激勵人、引導人,而且還要統一全校師生員工的思想行為,要有集眾人之智慧的思想作風,要在全校師生員工中倡導一種文化意識和精神,要有明確的要求和得到全校師生員工的認可,從而建立一種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學校人際關係,形成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的工作態度和群體意識,激發每一個人的潛力和集體的智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