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鵬

    摘要:文章從目前高校對科研和教學關係的幾種觀點談起,指出正確處理二者關係的關鍵是教學與科研在高校中的具體地位應依據各高校實際情況而定,並據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勵機製是平衡二者關係的關鍵。

    關鍵詞:高等學校 教學 科研

    一、關於高校教學與科研關係的幾種觀點

    高等教育承擔著傳承文明、培養人才,創新科技和服務社會的重要職能,在整個教育事業發展中處於“龍頭”的地位。高等教育發展狀況是一個國家國民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目前對於高校中教學與科研的關係有很多的爭論,歸納起來,大約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唯教學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大學教師的唯一職責是傳播一種思想,一種學問,一種知識。並指出英國著名高等教育家紐曼在其《大學的理念》一書中,明言大學不應該進行科學研究,科學研究應該在大學以外的機構進行。從社會現實的角度來看,大學不是科研的當然場所。大學教育“其目的在於提高社會理智的格調,培養大眾的心智,淨化民族的情趣……”。正如紐曼所說:“假如大學的宗旨是科學上的發明和哲學上的發現,那麽我不明白大學要學生做什麽?”,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從沒有過重大交疊,大學並非是科研當然的場所。(劉莉莉,1997)指出由於片麵追求科研成果,大學校園裏流行的是“不出版,就完蛋”的說法,其中“五篇文章一本書”被認為是評定副教授的“硬件”。片麵在高校追求科研的惡果就是教師無心教授課程,而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研究上,找關係發表文章上,創造一堆無用的廢紙為了應付學校的職稱評比上。

    第二種觀點是唯科研論。持該觀點的人認為,科研是一種創造性的複雜勞動,是一個探索學術發展前沿的過程,研究的過程和成果有利於激發和培養教師的觀察、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並將這一寶貴財富傳授給學生,是培養人才綜合能力的重要補充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唯有科研,唯有知識的創新,一個高校才有發展前途,才有生命力。因此,重科研是一個高校必然的選擇。

    第三種觀點認為二者應並重。持該觀點的人認為,大學有兩種功能,一種是傳授知識,一種是創造知識。傳授知識就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創造知識就是創新,是一個大學的生命力所在。如果隻有傳授知識而沒有新知識的創造,學校是沒有前途的;反過來,如果隻重科研,不注重知識的傳授,那麽很多教師將忙於搞科研而不上課,學生的教學質量就會受到影響,而學生是學校的產品,學生質量的下滑同樣對學校的聲譽會帶來很大損害。因此,高校應當集中式教學,又重視科研,二者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二、教學與科研在高校中的具體地位應依據各高校實際情況而定

    關於教學與科研在高校中的關係之論有不同的觀點,每一種觀點都有其可取之處。在現實中,高校的教學和科研的關係到底應怎樣平衡,應根據各高校的具體情況而定。

    第一,各高校的特點不同,科研與教學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武書連在其主持的《2002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研究報告中,將2000年全國高校合並重組後,中國主要大學單一學科門已經不存在的事實,提出了一種新的大學分類標準。在新的分類標準中,大學的類型由類和型兩部分組成。類反映大學的學科特點,按教育部對學科門的劃分和大學各學科門的比例,將現有大學分為綜合類、文理類、理科類、文科類、理學類、工學類、農學類、醫學類、法學類、文學類、管理類、體育類、藝術類等13類。型表現大學的科研規模,按科研規模的大小,現有大學分為研究型、研究教學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等4型。每個大學的類型由上述類和型兩部分組成,類在前型在後。該分類標準是對中國現有大學現狀的描述和分析。從每個學校看,不同高校其不同的型也決定了它不能脫離其實際情況片麵追求科研規模和科研成果。各高校側重科研還是教學應從其實際出發,教學型的學校主要精力應放在教學上,研究型大學應側重於科研,因此從實際出發,正確對待高校科研與教學的關係首先應清楚本校的實際情況。不僅中國如此,國外也是這樣,美國的大學分為研究型大學和地區性大學。研究型大學不僅對國內的各種學術觀點兼容並蓄,讓不同的學術觀點和學術派別自由競爭,而且還歡迎世界其他各種文化的滲透和影響,其基礎科學研究對美國的科學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使美國的科技發展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地區性大學有高等教育的核心部分,即學生、教師、教室、考試和授予學位和培訓證書的計劃,但是卻往往沒有太多的校園生活和學術研究活動。這類學校的特點是學費低廉,上課時間富於彈性,並開設大量課程滿足學生在職業培訓方麵的需求。套用美國教育部提醒希望進入大學的申請人:你應該爭取進入一所最適合你的大學,而不是盲目地申請知名的大學。大學的辦學者也應根據實際情況辦最適合本校特點的大學而不是盲目的向研究型大學前進。大學作為一種非營利性組織,有其自身的特點。一方麵大學招來的學生是大學傳授知識的對象,而另一方麵大學生能否成才,又與學生本身的素質和特點有關。由於招生的專業、學校的品牌等各種原因,每個學校招收來的學生也是有很大的區別。根據我國的高考製度,那些優秀的生源一般都在名牌大學,而普通高校招收的學生其創造知識的潛質顯然低於名牌大學學校的學生。因此,由於學生本身的起點的差異,不同的學生對老師的要求也不同,不注重教學的對象片麵強調科研的創造和知識的創造就會南轅北轍,同樣對名牌大學來收,隻將教科書背得滾瓜爛熟也同樣滿足不了那些渴求知識的學生的需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