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環節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踐環節比較薄弱,多數學生提出,“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多實踐、多參與,讓我們親身體會”。因此,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關注社會,走向社會,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了解國情開闊眼界,進一步錘煉思想,提高認識,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一種極好形式。社會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堅持實踐教學有利於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組織學生深入工廠、農村考察,幫助他們了解國情,了解社會,增強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加強基地建設,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起來;利用德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廣大學生從曆史和現實的教育中加深對課堂理論的理解和吸收。

    (四)改革考試方式

    教師要做考試評價體係改革的探索者和嚐試者,考試不隻是要考核學生掌握了多少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檢驗學生接受教育後的思想變化,以及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課考試評價體係應改變以往陳舊、呆板、機械、單一的考試方式,即隻注重卷麵成績而不管學生平時的實際操行,隻以筆試為主而不管學生實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現象,要向多元化、多視角、全方位綜合考核評價體係轉換。

    開卷與閉卷、期中與期末、口試與筆試、平時成績與卷麵成績、課內學習與課外表現、理論知識與實際能力、出勤率與學習效果、開卷、閉卷結合型、口試。口試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麵對麵的交流機會,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也為學生展現語言表達能力提供了機會。平時考查與期末考試相結合,平時由學生給自己評分,並附上真實可信的理由,經班委會審核後交任課教師,教師有抽查的權力,情況不實的要扣分,不妥當的可以改正。課堂開卷小測驗、小調查經常進行。這樣可以很準確地了解到學生的到課率,也可以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方法的改革,在一定意義上是去接觸學生,了解學生思想狀態,用正確的理論、觀點、方法影響學生思想的過程。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是應該花精力去研究的問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