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確職責,提高工作能力

    在教學管理上要明確職責,一是要部門領導提高思想意識,明確自己在管理、協調上的職責,根據學院規定,按照實際情況預定崗位編製。二是從事基層教學管理工作的教務人員要貫徹學院管理精神,按照部門領導意見具體工作,並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做好自己本職工作。

    (四)努力實現教學管理的微機化

    要對教學過程及教學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評價,進而進行正確的決策,就必須收集和處理大量信息,這是手工操作很難完成的。因此,在高校教學管理中,應廣泛運用計算機等現代技術設備,以實現教學管理的微機化。在高校教學管理中,計算機有以下功能:一是存儲教學數據,如對有關授課、試題、成績管理、學籍管理等大量資料進行存儲與統計;二是分析與評估教學狀況,如運用計算機分析處理教學過程中的有關動態狀況以及教學成果、質量等問題;三是支持教學決策,高校應充分發揮計算機的職能優勢,研究開發教學領域中的決策應用軟件,盡可能運用計算機提供決策支持係統,以促進教學決策的科學化。同時,教學管理科學化形成的過程,也是提高各層次教學管理工作者素質的過程。教學管理隊伍的素質水平,是實現科學化、現代化管理的關鍵。在教學管理科學化體係形成的過程中,教學管理工作者應加強科學化意識,主動依靠和利用現有的科學方法、現代化科學手段,提高教學管理的有效性。教學管理工作者還應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地學習社會科學的理論,掌握現代化管理方法,認清教學管理的內在規律,在實踐中學會科學管理,並從經驗管理的模式中解放出來。

    (五)加強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之間的結合

    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頭戲,長期以來形成教務處、學生處兩大職能處室分別代表學校行使管理職責權限。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學生管理工作在學生處的統籌與指導下由學院學生辦公室(輔導員)具體落實,學生工作由輔導員來做;教學管理工作在教務處的統籌與指導下由學院教學辦公室具體落實。教師隻管上課,政治輔導員隻管學生活動,基本是互不相交的兩條線管理,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存在“兩張皮”現象。雖然互不違背和衝突,卻很少相互促進和加強,缺少必要的溝通與融合,導致管理力量分散,勢單力薄,卻不能擰成一股繩;兩個部門一陣抓教風,一陣抓學風,教風、學風兩下抓,卻都不徹底,致使管理工作上存在著片麵性、盲目性,甚至漏洞、盲區和空白點。另外,經過連續幾年的擴招,我國高等教育步入了快車道發展時期,且正處於從英才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型期。學校的辦學規模增大,專業數量和招生規模等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學院教學管理上的人員卻沒有增加,以本科新生部為例,2004~2007年學生人數都在3300人以上,而一線教學管理人員卻隻有2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按照老套套和舊模式進行管理和工作,就很難適應這種新形勢,管理人員縱有多麵手,也難以完成日益增多龐大的管理事務,力不從心在所難免。針對這種問題和弊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進行改革和突破,探索並推行綜合管理手段和措施,構建多元化立體管理結構,使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在管理過程中有機結合並融為一體,形成整體合力,在人才培養和提高教學質量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我院正處在教學評估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利用這次契機,以評促建,在基層教學管理工作崗位上紮實工作,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積累管理經驗,以提高我院教學質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