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建設與教育層次、類型的關係

    高等院校的教材建設有專科、本科和研究生三個層次。有關研究生教材建設問題本文不涉及。專科和本科層次對教材建設的不同要求是一個焦點問題。目前,高等院校對專科和本科討論較多的是區別和特色問題。拋開本科教材自身存在的問題不論,專科教材中“加加減減”甚至“全盤照搬”的現象確是一個事實。專科教材較之本科教材要有區別這不成問題,問題在於如何區別,特色問題如何解決,如何形成自己的教材體係,本、專科在教材內容上如何銜接等等。沒有特色的教材,何談有特色的層次。

    教材建設在教育類型中表現為非全日製教育(成人、夜大、電大、函大等)的教材和全日製教育的教材,很難說兩者有啥區別。這種教材上的沒有區別絕不意味著不同教育類型之間沒有區別。繼續教育特別是那些崗位培訓,其原則應該是缺啥補啥,而實際上則是盲目追求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全而又全,給培訓者和被培訓者都造成了時間和人力、財力的浪費。這方麵的問題是複雜的,也是繼續教育麵臨的嚴重問題。

    (二)教材建設與培養目標的關係

    教材是教育過程中知識體係的物化體現,它直接服務或服從於培養規格和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目標決定知識體係的構成,知識體係以教材的形式確定在教育環節中。故而教材建設必須要考慮培養目標的要求,包括不斷更新變化的要求。教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過分重視學科體係本身的特點和要求,往往造成教材與目標之間的偏差,失去了教材特有的意義。二是盲目追求高標準,這不僅給教材建設本身帶來問題,也給教育係統的其他環節造成混亂,增加了解決問題的難度。應該說,教材與培養目標的關係是明確的,要求也清楚,比較容易以具體或量化形式相對應。

    (三)教材建設與專業設置的關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等院校的專業設置都或多或少地做了調整和改動,這要求教材建設要與之適應。所謂“適應”,無非是兩個方麵,一是如何適應傳統專業的要求;二是如何適應新興專業的要求。就其主要矛盾而言,傳統專業是內部知識體係的變化和調整問題;新興專業是內部知識體係的初始建設問題。反映在教材建設上則是修改完善和初始編寫任務。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傳統專業教材的修改完善與專業變化不同步;新興專業教材不成體係或根本沒有成熟的教材,實際上也是教材建設與專業建設不同步。這兩方麵的不同步造成了傳統專業改造和新興專業建設發展滯後,對人才培養帶來不利。

    (四)教材建設與重點學科建設的關係

    學科建設既是教學需要也是科研需要,重點學科尤其如此。教材建設適應學科建設的需要,應主要考慮兩個前提條件。一是高質量的教材是重點學科建設的重要條件,因為重點學科勢必要求其教材的高質量。二是建立一支高質量的教材編寫隊伍。因為重點學科的學術帶頭人不僅僅是專家學者,同時也是教授,不僅要有著書立說的學術影響,還應有培養人才的教學水平。缺乏高水平教材和沒有高水平教材編寫陣容在重點學科建設中是一種潛在危機。在確定重點學科過程中,應該把教材建設尤其是教材編寫隊伍建設放在相應的位置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